晚唐時,有一個叫德誠的禪師,外出釣魚。 到深夜,一條魚都沒有得到。 他搖著空船歸來,一點都不抱怨,而是欣賞如水的月色。 回到寺院,他揮筆寫下:“夜靜水寒魚不食,滿船空載月明歸?!?/span> 當一個人接納了“空空兩手來,空空兩手走”,那就一直活得幸福無比。 那些空空蕩蕩的,在智者的眼里,就是滿滿當當的。 太陽落山,大地清空了陽光,又鋪滿了月光;夜幕下,房子陰暗了,點亮一盞燈,那就屋滿柔情。 空,是一種大智慧,也是福氣的根。 01 成長時,填“空”。 小時候讀書,我們常常做填空題。 一個詞語,老師寫下一個字,留下一個空格,讓我們填寫。 人生也是如此,把有空的地方,慢慢填滿,從天真到成熟,從無知到睿智。
誰能夠更早地填補人生的空白,誰就成長更快。 西漢的窮孩子匡衡,白天放牛、割草,夜里從別人家借書來讀。 家里點不起燈,就把墻壁鑿開一個孔,讓隔壁地主家的燈光,照進來。 地主被他的行為感動了,就讓他到家里,和孩子們一起讀書。 多年后,匡衡入朝做官,官至丞相。 隋朝末年,窮孩子李密,一邊放牛一邊看書。 他把書掛在牛角上,讀完了一本,就換一本。 他的行為,讓當朝的大臣楊素非常驚訝,然后予以幫助。 后來,李密成為了隋唐時期的群雄之一。 用智慧填補了無知的大腦,用磨難增加了閱歷,用社交增加了人脈資源,用走千里路,改變了世界觀......這都是成長的印記。 少年,什么都要求滿分,這不是貪婪,而是帶著一點點野心,鞭策自己。 到了成年的時候,自己的學業成功,取得了文憑,也有了技能,那就可以開啟滿意的人生。 02 中年時,有“空”。 在《紅樓夢》里,林黛玉是一個備受關注的人。 她博學多才,長得漂亮,還被寶玉喜歡。 按理說,她的人生結局,不會太凄涼的。事實卻恰好相反。 她長期體弱多病,并且心病也多。 有一次,她臥病在床,卻不能好好休息,總是把他人的一舉一動,當成了煩惱的根源。 門外有人說:“你這不成器的蹄子,整天跑到這里頭混?!彼驼J為,門外的人,指桑罵槐,還因此哭得暈過去。 畢竟黛玉也是父母亡故后,不得不投奔賈府的人。
她畫了美麗的芙蓉,卻題上了“風露清愁”四字。把好端端的日子,都弄丟了。 當我們為黛玉早亡而惋惜的時候,更應該撇棄她的多愁善感。學會以人為鏡,做一個積極向上的人。 俗話說:“人到中年不如狗?!?/p> 每個日子,都不容易,為了柴米油鹽而奔波,為了贍養父母,拉扯孩子,承擔房貸而苦惱。 你必須在空、滿之間,找到平衡。也就是說,要學會“忙里偷閑”。 為什么職場,會安排大家周末休息,也有一些節假日。這就是讓我們的工作,留下空隙,每隔一段時間,就能養精蓄銳。 人到中年,育兒有空,不要忙得忘記孩子。若是孩子學壞了,學習成績太糟糕,那中年人的忙碌,顯得疲憊,無價值。 人到中年,相愛有空。不要忽視了枕邊人,常常和愛人一起出門走走,多一些溝通。 人到中年,社交有空,不是誰都要成為你圈子里的人。狐朋狗友就別要了,沖著利益來的人,利益散了就算了。 有空的日子多了,就可以休息,排空煩惱。千萬不要把什么都放在心上,把是都當一回事。 03 晚年時,排“空”。 看過一個詞語,叫“回到原點”。 當一個人到了退休的年紀,就應該往回走了。從圓滿的地方,走向有空的地方。 排空自己,讓自己變得輕松,這是老人需要的技能。 退休,是讓位子有空,給后來人能更好地工作。若是你不愿意退休,七八十歲的時候都去找工作,這是自尋煩惱。年齡明擺著,哪有人會喜歡重用一個老人呢? 低配生活,是讓欲望有空,不再去想什么大富大貴。在節儉的日子里,慢慢留下一些存款,從而余生不愁。退休金不高,但是沒有關系,生活開銷不大。足夠了。 放下注定不能在一起的人,那是排空多余的愛情。從而更加珍惜老伴。 減少社交,這是把利益有關系的人,都放棄。就是一些親戚朋友,慢慢散了,也不要去追尋了。以后的日子,有家人,有好鄰居,就足夠了。 把成就也放下,這都是過去的光環?;貧w到普通人的行列,發現自己不會心高氣傲,不會倚老賣老。 終究我們要赤條條地走,那也是一種福氣,沒有任何的遺憾。 04 有一個香客,帶著一盆花,去拜見禪師。 香客很富有,卻很煩惱,不知道出路在哪里。 禪師說:“放下?!?/p> 香客就放下了花盆。 禪師又說:“放下吧?!?/p> 香客不知所措,舉起手,表示自己的沒有帶其他東西。 禪師笑了笑,沒有再說。香客頓悟,放下了欲望、執念、金錢......
人這一輩子,也就是把空瓶填滿,然后有舍有得,最后排空的過程。 一空一滿一陣子;一滿一空一輩子。 作者:布衣粗食。 關注我的文字,走進你的心靈。 文中配圖來源于網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