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此凝望的眼眸中,是一眼萬年的柔情脈脈,纏綿情意似風柔。與風景無關,與記憶有染。 ![]() 《憶秦娥·簫聲咽》 【唐代】李白 簫聲咽,秦娥夢斷秦樓月。 秦樓月,年年柳色,灞陵傷別。 樂游原上清秋節,咸陽古道音塵絕。 音塵絕,西風殘照,漢家陵闕。 賞析:此詞描繪了一個女子思念愛人的痛苦心情,讀來凄婉動人。古人對它評價很高,把它與《菩薩蠻·平林漠漠煙如織》一起譽為“百代詞曲之祖”。 《瀟湘神·斑竹枝》 【唐代】劉禹錫 斑竹枝,斑竹枝,淚痕點點寄相思。 楚客欲聽瑤瑟怨,瀟湘深夜月明時。 賞析:全詞借詠斑竹以寄懷古之幽思。“深夜月明”,瀟湘泛舟。作者觸景生情,懷古抒懷。全詞哀婉幽怨,思緒纏綿,體現了夢得詞的風格特色。 《望江南·梳洗罷》 【唐代】溫庭筠 梳洗罷,獨倚望江樓。 過盡千帆皆不是, 斜暉脈脈水悠悠。 腸斷白蘋洲。 賞析:此詞寫一女子登樓遠眺、盼望歸人的情景,表現了她從希望到失望以致最后的“腸斷”的感情。 ![]() 《菩薩蠻·人人盡說江南好》 【唐代】韋莊 人人盡說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 春水碧于天,畫船聽雨眠。 壚邊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未老莫還鄉,還鄉須斷腸。 賞析:人到年老會特別思念故土。韋莊詞似達而郁,五個字有三層意義的轉折,表面上寫得很曠達,說是我沒有老所以不要還鄉,而其中卻是對故鄉欲歸不得的盤旋郁結的感情。后面他說“還鄉須斷腸”,這正是別人之所以敢跟你說“游人只合江南老”的理由,因為你回到那彌漫著戰亂烽火的故鄉,只會有斷腸的悲哀。 《生查子·春山煙欲收》 【唐代】牛希濟 春山煙欲收,天淡星稀小。 殘月臉邊明,別淚臨清曉。 語已多,情未了,回首猶重道: 記得綠羅裙,處處憐芳草。 賞析:這首詞的題旨,就是“春草碧色,春水淥波,送君南浦,傷如之可”(江淹《別賦》)之意,寫情人傷別。不過,分手地點不在江濱,似在芳草連天的古道上。上片寫別景,下片寫別情,結句尤佳。 《相見歡·無言獨上西樓》 【五代】李煜 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 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 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 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 賞析:缺月、梧桐、深院、清秋,這一切無不渲染出一種凄涼的境界,反映出詞人內心的孤寂之情,同時也為下片的抒情做好鋪墊。作為一個亡國之君,一個茍延殘喘的囚徒,他在下片中用極其婉轉而又無奈的筆調,表達了心中復雜而又不可言喻的愁苦與悲傷。 ![]() 《木蘭花·城上風光鶯語亂》 【宋代】錢惟演 城上風光鶯語亂。城下煙波春拍岸。 綠楊芳草幾時休,淚眼愁腸先已斷。 情懷漸變成衰晚。鸞鑒朱顏驚暗換。 昔年多病厭芳尊,今日芳尊惟恐淺。 賞析:此為作者暮年遣懷之作。詞中以極其凄婉的筆觸,抒寫了作者的垂暮之感和政治失意的感傷。作品中的“芳草”、“淚眼”、“鸞鏡”、“朱顏”等意象無不充滿絕望后的濃重感傷色彩,反映出宋初纖麗詞風的藝術特色。 《蘇幕遮·懷舊》 【宋代】范仲淹 碧云天,黃葉地。 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 山映斜陽天接水。 芳草無情,更在斜陽外。 黯鄉魂,追旅思。 夜夜除非,好夢留人睡。 明月樓高休獨倚。 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 賞析:如此抒情,妙在跳擲騰挪,跌宕多變。望而思,思而夢,夢無寐,寐而倚,倚而獨,獨而愁,愁而酒,酒而淚。一步一個轉折,一轉一次深化;雖然多方自慰,終于無法排解。愁思之濃,躍然紙上。其連綿不絕、充盈天地之狀,與景物描寫融洽無間,構成深邃沉摯、完美融徹的藝術境界。 《蝶戀花·庭院深深深幾許》 【宋代】歐陽修 庭院深深深幾許, 楊柳堆煙,簾幕無重數。 玉勒雕鞍游冶處,樓高不見章臺路。 雨橫風狂三月暮, 門掩黃昏,無計留春住。 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秋千去。 賞析:“庭院”深深,“簾幕”重重,更兼“楊柳堆煙”,既濃且密——生活在這種內外隔絕的陰森、幽遂環境中,女主人公身心兩方面都受到壓抑與禁錮。疊用三個“深”字,寫出其遭封鎖,形同囚居之苦,不但暗示了女主人公的孤身獨處,而且有心事深沉、怨恨莫訴之感。因此,李清照稱賞不已,曾擬其語作“庭院深深”數闋。顯然,女主人公的物質生活是優裕的。但她精神上的極度苦悶,也是不言自明的。 《憶故人·燭影搖紅》 【宋代】王詵 燭影搖紅,向夜闌,乍酒醒、心情懶。 尊前誰為唱《陽關》,離恨天涯遠。 無奈云沉雨散。憑闌干、東風淚眼。 海棠開后,燕子來時,黃昏庭院。 賞析:這首《憶故人》詞意與調名相仿佛,為代言體形式,寫的是一個癡情女子對故人的憶念。全詞深情譴綣,感人至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