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居民膳食指南》里提到,每天喝 300 克牛奶是基本標準。 牛奶雖然營養豐富,有很多營養價值,但并不適合每個人。像腎結石、消化道潰瘍、缺鐵性貧血、膽囊炎、有腹脹腹瀉等問題的人。 今天百草君告知大家,這幾類人怎么喝牛奶能喝出健康? 五類人喝牛奶有講究 01 腎結石患者 腎結石的種類有很多,其中需要嚴格控制牛奶攝入量的為胱氨酸結石。這種結石,多與遺傳因素有關。不過,病癥占比較少,無需過度擔心。 腎結石中,占比最多的是草酸鈣結石,約80%。草酸鈣結石是由過多草酸根離子主導而成的,并不是鈣作為主導。 所以說,對于牛奶的攝入沒有嚴格的限制,建議這類人可以在睡前4小時適量攝入牛奶最佳。(一盒250ml的量,不要超量) 02 消化道潰瘍患者 人在喝牛奶的時候,會消化鈣和蛋白質,增加胃酸分泌,容易加重腹痛的情況。所以,如果潰瘍還沒好,盡量不建議飲用牛奶。 想喝的時候,可以分幾次喝,每次只喝一點。比如,一盒250ml的牛奶,分早中晚三次服用。(要選擇低脂或脫脂且常溫的牛奶) 03 缺鐵性貧血患者 牛奶容易與亞鐵離子結合變成難以吸收的物質,給身體造成負擔,但每天喝不了多少牛奶,導致的鐵損失可以忽略不計。 但這類人要注意均衡飲食,喝牛奶時也要控制量。 另外,建議病人服用缺鐵性藥物后,要間隔一段時間喝牛奶。例如早上吃補鐵的藥物,中午喝牛奶比較適宜。 04 慢性膽囊炎患者 慢性膽囊炎患者,飲食講究清淡。同樣,要控制脂的攝入。所以,可以喝低脂或脫脂牛奶,要避免全脂牛奶,同時要少量、多次地喝。 膽囊炎分為急性和慢性,如果是急性膽囊炎就要杜絕喝牛奶。 05 腹脹腹瀉患者 喝牛奶會腹脹腹瀉的人,往往是乳糖不耐受。乳糖不耐受是由于機體缺乏乳糖酶不能消化乳糖,在服用牛奶后會出現腹脹、腹瀉、痙攣性腹痛等癥狀。 ![]() 乳糖不耐受者可以選擇低乳糖、無乳糖的奶制品,如無乳糖奶。服用量可以從100ml開始,逐漸加量。 飲用時,建議加熱到40℃左右飲用,有助于減少腹脹腹痛的情況。 參考文獻: [1]范志紅. "喝牛奶的五個誤區." 老同志之友:上半月 1(2016):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