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專業的健康科普公眾號,常笑健康經常會收到讀者們的咨詢。為了幫助大家解決心中的疑慮,同時讓更多面臨相似問題的朋友找到答案,我們決定即日起開設專題欄目——答讀者問,對讀者們提出的健康問題進行解答。 在此,常笑健康也熱忱地邀請您踴躍留言,與我們分享您所遇到的健康困惑。對于具有深度和價值的問題,我們將特邀專家為您答疑解惑。 本期答讀者問: 抗過敏要也會致敏? ![]() 有過敏性鼻炎,本來以為吃點抗過敏藥就能好,沒想到更嚴重了,這是怎么回事? 平湖一院藥劑科主管藥師吳勐: 抗過敏藥雖然治療過敏,但其本身也有一定的副作用,比如以下三種治療過敏的藥,各有個的特點: 01 西替利嗪 目前國內最常用的抗組胺藥物。主要用于治療各種過敏性皮膚病、過敏性鼻炎和過敏性結膜炎。 其副作用主要包括輕微的鎮靜作用、口干,偶爾出現頭痛和眩暈等。西替利嗪的心臟毒性明顯小于特非那丁、息斯敏和氯雷他定。 02 氯雷他定 中樞神經抑制副作用的發生率很低,抗膽堿作用也較輕微,偶有眩暈、頭痛、疲勞和口干等,消化系統的副作用輕微。 近年研究證實,氯雷他定和其他第二代抗組胺藥物一樣,偶可導致心臟副作用,應引起重視。 03 地氯雷他定 臨床可用于治療各類過敏性疾病,與第一代和第二代抗組胺藥物相比,具有作用強、起效快、作用時間長、毒副反應低等優點。由于臨床資料較少,暫時不推薦用于12歲以下兒童,哺乳期婦女和妊娠期婦女也應慎用。 ![]() 連續服用一種抗過敏藥,最好不要超過一個月。長期吃一種藥物,會帶來不少問題。首先,抗過敏藥物容易引起耐藥現象,服用時間超過一個月,藥效下降,不能起到抗過敏的作用。還有,抗過敏藥物都有毒性作用,因此,長期服用,這些毒性作用發生積累,對人體危害較大。因此,服用抗過敏藥物,不要長期使用一種,超過一個月就需要換用其他類型的抗過敏藥物,或者采用必要時用藥的方法,來代替常規的定時服藥。 許多抗過敏藥本身也會引起過敏反應,比如撲爾敏(容易引起過敏反應的抗過敏藥還有異丙嗪、苯海拉明等),有些人服用后,原有的過敏癥狀不僅沒有緩解,還出現了皮膚瘙癢、皮疹、腹瀉腹痛等反應,少數人甚至會發生白細胞數目減少、血小板減少。 用抗過敏藥前,要仔細閱讀藥品說明書,尤其要注意不良反應和禁忌證。服藥后,仔細觀察自己的癥狀有無變化,一旦發現藥物無效,甚至癥狀加重,立刻停藥,應立即到醫院就診,在醫生指導下換用其他抗過敏藥治療。 圖片來源:攝圖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