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太沖穴—消肝氣,下肝火 2.大包穴—跌打,損傷 3.腕谷穴—滋陰,降糖 4.合谷穴—頭痛,牙痛,面痛 5.曲池穴—清熱,下火,祛痘 6.大椎穴—退熱,散熱。 7.列缺穴—頭項,肩頸痛 8.魚際穴—咳嗽,氣喘,夜咳。 9.梁丘穴—胃痛,胃炎,胃脹 10.內關穴—暈車,暈船,嘔吐。 11.豐隆穴—咳嗽,痰多,腫脹。 12.商陽穴—便秘,便干結。 13.外關穴—偏頭痛,落枕。 14.解溪穴—關節痛,關節扭傷 15.后溪穴—頸椎痛,腰背痛 16.內庭穴—出血,腹瀉。 17.支正穴—手麻,手痛。 18.復溜穴—多汗癥,手腳潮濕。 19.陽陵泉—筋萎,膽絞痛 20.三陰交—婦科,經血病。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