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個不自愛的人,是沒有能力愛別人的 作者:鳶尾花 當(dāng)下很流行的一句話:“一個不自愛的人,是沒有能力愛別人的。”看到這句話的時候,我的心被觸動。 仔細(xì)品讀,禁不住重新審視踏入人生的這趟旅程中的自己。我問自己:在一趟旅程中,我有沒有好好愛過自己?我是否真正懂得“自愛”這個詞? 自愛,是對生命最深情的呵護,是開啟愛之大門的鑰匙,是一個人能夠讓自己幸福的底氣和能力。 自愛,不是對自己好,什么事都可以雙標(biāo)的原諒自己就是自愛,而是在生活的道場上,要自我接納和成長,自我激勵和進步,自我欣賞和享受,也要自我尊重和獨立,還要懂得自我釋放和自由。明白,愛是一場漫長且治愈的過程,讓自己在這個過程中不斷地變好,成長為讓自己都喜歡的人。只有這樣,一個人才完成了自我的救贖,才算真的愛自己的表現(xiàn)。 ![]() 如果在生活中,一個人在別人的影響下,能夠有所思,有所悟,有所行動和改變,這是愛自己的體現(xiàn)。一個人在別人的影響下,依然沒有思想、沒有改變,甚至別人費勁心力想拉他上岸,讓他變得更好,他都無動于衷,這不僅僅是愚蠢,也是不自愛的表現(xiàn)。 一個人若是自我覺醒,并且從內(nèi)心深處想改變自己,想成長,想變成不一樣的人,這是自愛也是恒愛。如若他沉浸在自己舒適的環(huán)境里得過且過,不思進取,這不僅是對自己的不愛,而是對過往經(jīng)歷和閱歷的資源掠奪,也是不自愛的最明顯的表現(xiàn)。 ![]() 有人可能會反駁,我吃得好穿得好,嫁得好,我想要什么有什么,我想去哪里就能去哪里,我工作舒服,不用費腦子就能有工作穩(wěn)定的收入等等,這樣的我不愛自己嗎? 其實,這樣的情形在大多數(shù)人看來確實是很不錯,生活無憂、經(jīng)濟滿足,生活安定,但是,這樣的自己真的是愛自己的表現(xiàn)嗎? 我覺得這樣的人,他只停留在了最低級的需求里。滿足了自己對物欲的需求,也滿足了自己的懶惰和不思進取,也滿足了自己愿意待在舒適區(qū)里的安逸。 其實,一個愛自己的人,不應(yīng)該讓自己僅僅滿足于對物質(zhì)的欲望和肉體的欲望里,也不應(yīng)該滿足于對當(dāng)下生活的止步不前里,而是應(yīng)該讓自己在既定的舒適區(qū)里依然有著別人沒有的積極向上的心態(tài),有著努力改變讓自己變得更好的勇氣,有讓靈魂走向更高層次的追求和滿足,來達到心靈層次的高緯和悅納。那樣,人生才是真的圓滿。也是一個人愛自己的真正體現(xiàn)。 當(dāng)一個人從靈魂的低處走到高處,你會看見不一樣的人間萬象,你能悅納生命的種種,也能包容種種不堪。所以,讓自己的靈魂變得越來越高級,才是一個人愛自己的最高境界。 生活中,一個自愛的人,一定有著清晰的目標(biāo),而不是得過且過的人。他能有讓自己變好的底氣,也有改變自己當(dāng)下現(xiàn)狀的勇氣和能力。因為,這才是成長。 一個自愛的人,知道自己的優(yōu)缺點,能接納自己的短板,也善于發(fā)揮自己的長處。并在生活中利用長處改變生活,也避開短處讓自己避免不必要的錯誤。懂得欣賞自己,悅納自己,改變自己。 一個自愛的人,一定自尊自愛而又獨立。不依賴任何人而生存,也不成為誰的負(fù)擔(dān)。在他的心里,獨立才是一個人人格的真實體現(xiàn)。獨立,不僅僅是經(jīng)濟獨立,還有情感上的獨立和人格上的獨立。所以,一個自愛的人,一定是懂得尊重自己也讓人尊重的人。 一個自愛的人,還是一個懂得自我釋放和自由的人。他們知道孤獨是生命的常態(tài),也懂得人這一生所有的問題和孤獨,最終都要靠自己來成全。依賴他人最終還是靠不住的。只有自己,才能真正的讓自己的心靈得到解壓和成長。 ![]() 在人生的旅途上,自愛是一場靜謐而深刻的修行。它像是午后窗邊的一本好書,陽光透過書頁,句子溫暖心房;是夜幕降臨時,泡在浴缸里的愜意時光,氤氳的水汽舒緩身心的疲憊;是閑暇時漫步在林間小道,聽鳥兒歡歌,聞花草芬芳,與大自然親密相擁。 這一生,懂得自愛的人,內(nèi)心如澄澈的湖泊,平靜且充盈。他們既能欣賞湖面倒映的藍天白云,也能包容水底的泥沙碎石。這種自愛,賦予他們愛的能力,也讓他們在與人相處時,既能給予真誠的關(guān)懷,又能保持獨立的自我。 所以,一個人想擁有愛,想被愛,就要先學(xué)會自愛。否則,一個不自愛的人,是沒有能力去愛別人的。唯有先學(xué)會愛自己,我們才能以完整而飽滿的靈魂,去擁抱這個世界,去傳遞愛與善意,讓愛的光輝灑滿每一個角落,溫暖自己,溫暖他人。 ![]() 作者簡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