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芪真武湯(陳逸方):制附子15~30g,白術15g,白芍15g,干姜10g,茯苓15g,當歸6g,黃芪30g,龍骨24g,牡蠣24g。 用法:附子先煎,余藥后下,煮1小時,湯成,去渣,分3次溫服。 主治:素體陽虛,外感風寒,誤汗亡陽,自汗惡風,舌淡脈遲者。 證析:此證是因素體陽虛,外感風寒,發汗太過,陽隨汗泄,遂呈表虛不固。 陽氣生發于腎,表衛陽虛,實即少陰陽虛。何以知為陽虛? 主癥兼見舌淡脈遲,便是客觀依據。 病機:腎陽虛損,表虛不固。 治法:溫陽固表法。 方義:此方由真武湯合當歸補血湯加龍骨、牡蠣而成。 真武湯是著名的溫陽化氣行水之方,本方以此為主,振奮陽氣,溫化水濕。 黃芪益氣實衛,當歸養血調營,配伍二味調和營衛,固護表陽。 佐龍骨、牡蠣斂汗潛陽,能呈溫陽固表之效。 本方證與桂枝加附子湯證相較,病因、病位、病性、證象相同,都有溫陽固表之功。 但本方因有干姜、附子相須,溫陽力量有所增強; 因有黃芪、龍骨、牡蠣益氣固表,更適合于表衛陽虛; 因有真武湯化氣行水,表固汗止以后,水濕亦去,是其特點。 應用 1.表虛自汗,以舌淡脈遲為其辨證依據。 2.此方去龍骨、牡蠣,治陽虛感冒。 陽虛感冒多呈水液失調,鼻流清涕,咳嗽痰稀,四肢無力,宜用本方溫陽化氣,固護表陽。 余每患感冒不僅不能使用發汗解表藥物,且要使用固表藥物以免陽氣耗散,20年來感冒均服此方,一般只服2~3劑即愈。 此屬體質特殊而又特殊的治療方法,錄供同道參考。 --摘自《中醫治法與方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