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 溉
喜歡就 ![]() 我哦~
(2)刺吸式害蟲 ① 蚜蟲
② 蚧殼蟲
③ 葉螨(紅蜘蛛)
(3)葉部病害 ① 葉斑病 l危害特點:主要危害葉片,初期出現圓形或不規則形病斑,顏色從褐色到黑色不等,后期病斑相連,導致葉片枯黃、脫落,影響植物光合作用和生長。 l防治辦法:及時清除病葉,集中燒毀;加強通風透光,合理施肥增強樹勢;發病初期,選用70% 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 800 - 1000 倍液,或 50% 多菌靈可濕性粉劑 600 - 800 倍液噴霧,每隔 7 - 10 天噴一次,連續 2 - 3 次。 ② 炭疽病
③ 白粉病
(4)根部病害 ① 根腐病
② 白絹病
(5)蛀干害蟲 ① 天牛
② 吉丁蟲
![]() 灌 溉 1. 澆 水 ① 夏季氣溫高,水分蒸發快,應在早晨或傍晚進行澆水,避免中午高溫時段。此時水溫與土溫差異較小,可減少對植物根系的刺激,利于水分吸收。 ② 根據天氣情況靈活調整,在連續高溫干旱時,增加澆水頻率;若遇降雨,可適當減少澆水,但需觀察土壤墑情,確保植物水分需求得到滿足。 2. 澆水量 ① 不同植物對水分需求不同。新栽植植物、草本花卉及淺根性植物需水量較大,要保證土壤濕潤但不積水,以水分滲透到根系分布層為宜。 ② 喬木等深根性且耐旱性較強的植物,澆水量可適當控制,但在高溫持續時間長時,也要確保根系能吸收到足夠水分,避免因缺水導致生長不良。 3. 澆水方式 ① 噴灌適用于大面積草坪、花卉種植區,能均勻濕潤土壤和植物葉片,但要注意調節噴頭高度和角度,避免水分浪費和積水。 ② 滴灌精準節水,將水緩慢輸送到植物根部,適用于珍貴植物、容器苗及節水要求高的區域,定期檢查滴灌系統是否正常運行,防止堵塞。 ③ 人工澆灌用于小型花壇、個別植物及地形復雜區域,澆水時應緩慢澆透,避免水流過大沖毀土壤和根系。 中耕除草 1.中 耕
2. 除 草
支撐和加固 1. 檢查與修復 ① 定期檢查原有支撐設施,查看是否因夏季風雨等原因出現松動、傾斜或損壞。對于松動的支撐,及時緊固;損壞的支撐材料,如竹竿斷裂、繩索老化,立即更換。 ② 檢查植物樹干和大枝,對因外力導致的損傷進行處理,如用傷口愈合劑涂抹傷口,防止病菌侵入。對于傾斜的植物,重新扶正并增設支撐,確保植物穩固生長。 2. 新支撐設置 ① 新栽植的大規格植物、樹冠較大且根系較淺的植物,在夏季及時設置支撐。根據植物高度和重量,選擇合適支撐材料,如鋼管、堅固木棍等。 ② 支撐方式采用三角支撐或四角支撐,確保穩固。支撐點選擇在樹干高度的1/3 - 1/2 處,用柔軟材料(如麻布)包裹樹干與支撐接觸部位,防止磨損樹皮。 ![]() 檢查與驗收 ![]() 建立質量檢查制度 ① 成立專門的質量檢查小組,成員包括園林技術專家、綠化養護管理人員等,每周對夏季養護作業質量進行全面檢查。 ② 制定詳細的質量檢查清單,涵蓋修剪、施肥、病蟲害防治、澆水灌溉、中耕除草、補植移栽、支撐加固等各項作業內容,明確檢查標準、檢查方法和扣分細則。 質量檢查標準 ① 植物修剪 修剪后的植物樹形美觀自然,枝條分布合理,無明顯枯枝、病枝、過密枝和徒長枝;切口平滑,無劈裂,涂抹傷口愈合劑規范;修剪高度和形狀符合設計要求和植物生長特性。 ② 施肥 肥料種類、用量準確,施肥均勻,無漏施、偏施現象;施肥后植物生長態勢良好,無肥害癥狀,葉片顏色正常,新梢生長健壯。 ③ 病蟲害防治 病蟲害得到有效控制,病蟲害發生率低于規定指標;防治措施科學合理,無農藥濫用和環境污染問題;使用的農藥符合國家相關標準,在有效期內。 ④ 澆水灌溉 澆水及時,澆水量適宜,土壤濕度保持在合理范圍,無缺水干旱或積水現象;灌溉設施運行正常,無漏水、堵塞;植物因水分供應充足生長正常,無萎蔫、黃葉等現象。 ⑤ 中耕除草 中耕深度符合要求,土壤疏松,無板結;雜草清除干凈,綠地內雜草覆蓋率低于規定標準,無雜草與植物爭奪養分水分現象。 ⑥ 補植移栽 補植植物品種、規格正確,成活率達到95% 以上;移栽植物成活良好,生長正常,無明顯緩苗現象,支撐穩固。 ⑦ 支撐加固 支撐牢固,無晃動、傾斜;支撐材料選擇合理,安裝規范,無對植物造成損傷;樹木直立,生長姿態良好。 ![]() 驗收程序 ① 養護作業完成一個階段(如一個月)后,養護單位先進行全面自檢,自檢合格后向管理部門提交驗收申請報告,附帶詳細的養護作業記錄和自檢報告。 ② 管理部門收到申請后,組織質量檢查小組進行現場驗收。驗收人員按照質量檢查標準,通過實地查看、抽樣檢測等方式進行嚴格檢查,對不符合要求的項目詳細記錄,并當場提出整改意見。 ③ 養護單位根據整改意見,在規定時間內完成整改,整改完成后再次申請驗收。管理部門組織復查,直至驗收合格,簽署驗收合格報告,完成相關手續。 ![]() 安全與環保措施 ![]() 01 安全措施 ![]() ① 養護人員作業前必須穿戴齊全安全帽、工作服、手套、防護鞋等勞動防護用品,高溫時段作業配備防暑降溫用品,如藿香正氣水、遮陽帽等。 ② 使用修剪工具、機械設備時,嚴格遵守操作規程,定期對設備進行維護保養,確保性能良好。在進行高處作業(如修剪高空樹枝)時,使用合格的登高設備,如腳手架、升降平臺等,并系好安全帶,下方設置專人監護。 ③ 噴灑農藥時,選擇無風或微風天氣,操作人員佩戴防護面具、防護服、手套等,嚴格按照農藥使用說明書配藥、施藥,避免逆風操作,防止農藥中毒。施藥后及時清洗身體,更換衣物。 ④ 加強作業現場安全管理,在作業區域設置明顯警示標志,如“正在施工,注意安全” 等。在道路綠化帶作業時,按照交通管理規定,設置警示燈、反光錐等防護設施,確保作業人員和過往車輛、行人安全。 01 環保措施 ![]() ① 合理使用農藥和化肥,嚴格控制使用劑量和范圍,避免過量使用造成土壤、水體和空氣污染。優先選用生物農藥和環保型肥料,減少化學合成藥劑對環境的危害。 ② 妥善處理修剪下來的枝葉、雜草和病蟲害防治產生的廢棄物。將枝葉、雜草集中收集,進行堆肥處理或用于生物質能源生產;對農藥包裝等廢棄物,按照危險廢物管理規定,統一回收處理,防止污染環境。 ③ 在養護作業過程中,盡量減少對周邊環境的破壞,保護綠地內的原有生態系統。對于珍稀植物和野生動物棲息地,采取特殊保護措施,避免因養護作業對其造成干擾和損害。施工過程中產生的噪聲、揚塵等,采取有效措施進行控制,如合理安排作業時間、灑水降塵等,降低對周邊居民生活的影響。 ![]() ![]() 附 則 ![]() 1. 本規程自發布之日起正式實施,作為夏季綠化養護作業的規范性指導文件。 2. 本規程由[老張聊園林] 負責解釋和修訂,根據實際執行情況和行業發展動態,適時對規程內容進行更新完善。 3. 在執行本規程過程中,如遇到特殊情況或技術難題,養護單位應及時向相關部門報告,共同研究解決方案,確保夏季綠化養護工作順利開展,保障綠化景觀效果和生態功能。 ![]() 掃碼加入 園林綠化技術交流群 大學園林老師交流群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