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美國好萊塢五大影片公司之一的米高梅影片公司,拍攝了一部以中國為題材的影片《龍種》。當時,從未有過黃種人在一部好萊塢電影中擔任主演的先例,就算是一些以黃種人為主角的故事,美國的電影公司都會找白人影星來假扮。所以這部大制作是美國人拍攝,美國人主演,拍攝地在美國好萊塢,連臺詞都是英語。一是改編自曾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和普利策獎的大神級女作家賽珍珠。 這位大神非常奇特,說自己的籍貫是中國的“鎮江”。 二是這部電影的主題曲竟然是《義勇軍進行曲》。 賽珍珠的故事之前我們談過不少,今天就談一談《義勇軍進行曲》為什么會成為美國電影主題曲的事。 1934年,上海電通公司為了支援抗日救亡,聘請田漢寫了一個文學劇本。田漢先交了個劇本梗概,名叫《鳳凰的再生》,就在影片籌拍之時,田漢被反動當局以“宣傳赤化”的罪名抓了起來。電通公司為了盡快開拍,專門請人把田漢的初稿改成了電影劇本,定名為《風云兒女》。拍攝《風云兒女》時,去監獄探監田漢的同志,回來帶來了田漢寫在香煙盒包裝紙背面的一首長詩。其中最后一節詩稿被選為了主題曲的歌詞,聶耳得知后,主動要求譜曲,并對歌詞進行了三次修改,暫定為“進行曲”。《風云兒女》拍攝完成之后,《風云兒女》的投資人朱慶瀾將軍將這首歌命名為《義勇軍進行曲》《義勇軍進行曲》在影片片頭、片尾播放,1935年,隨著電影的各個影院的播放,這首歌立即引起了轟動,成為流行極廣的抗戰歌曲。當時,有一位上海基督教青年會的學生干事叫劉良模,創辦了一個叫“民眾歌詠會”的社會組織,專門組織群眾一起唱抗日救亡歌曲。在抗日救亡的運動中,很快發展成上海當時規模最大的群眾業余歌詠團體。1936年6月7日,劉良模發起的民眾歌詠會在上海西門公共體育場舉行了第三屆音樂大會,他親自指揮近千名會員及數千名群眾齊聲高唱了《義勇軍進行曲》等抗日救亡歌曲。國民政府看到這么大規模的社會活動,嚇了一跳,派出警察到現場疏散群眾。但音樂大會現場那宏偉的場面和奮激的歌聲,連奉命到場彈壓的警察都紛紛不由自主地跟著群眾一起學唱起這些歌曲。音樂會結束后,民眾歌詠會被當局下令禁止活動,劉良模被監控了,后來被迫離開中國,出走流亡。劉良模流亡到了美國,又干起了擅長的老本行——搞歌友會。他組織華僑演唱抗日救亡歌曲,活動吸引了一位美國黑人歌王保羅·羅伯遜。這位“黑人歌王”的歌,大部分都是反種族歧視、反戰、呼喚自由與正義主題的歌,聽了劉良模教的抗日歌曲,越聽越喜愛。很快,劉良模就教會了美國黑人歌王保羅·羅伯遜用中文唱《義勇軍進行曲》。羅伯遜非常喜愛這首歌,他把歌名改為《起來》,多次在世界各地演唱。有一次,他在紐約露天音樂堂舉行個人演唱會,在演唱會即將結束時,他向全場六七千人的觀眾宣布:“今天晚上我要唱一支中國歌,獻給戰斗的中國人民,這支歌叫做《起來》”。 
當保羅·羅伯遜唱完這首歌時,觀眾反響熱烈。到了1941年,他灌制了一張叫《起來》的唱片,發行量很大。 保羅·羅伯遜演唱英文版《義勇軍進行曲》 1944年,米高梅影片公司拍攝電影《龍種》,這部根據賽珍珠同名小說改編的電影,講述的是一個安居樂業的中國農村家庭,在日寇燒殺搶掠罪行的逼迫下,奮起與侵略者進行斗爭的中國抗戰題材影片。電影的預算高達300萬美元,在圣費格南多峽谷里,建筑了占地120英畝的中國村莊和農舍。還特意把50英畝山地修成人工梯田,種了“稻田”(用大麥代替),專門鋪了一條一英里長12英寸粗的管子,輸送了五百萬加侖的自來水,按劇情要求再把這個地區淹沒……女主角凱瑟琳·赫本在影片中的臺詞:“我不能讓我的孩子在日本人的炮火中生長”,給觀眾印下了極其深刻的印象。電影的細節也很考究,比如,白人演員都將頭發染黑,牧童在牛背上吹笛、農民在田里插秧、女人在織布機前織布……,如實反映了40年代中國農村生活。特別是譚凌老婆嚼飯喂孩子的一幕,很接地氣,讓人拍案叫絕。特別是,片中有大量帶著中國特色的臺詞,比如“這男人要是一發話啊,女人就得隨叫隨到”。 “如果一個人安分守己,就算什么邪魔歪道來了,也動不了他半根汗毛”。 “鴉片,那鬼東西害的多少中國人生不如死你知道嗎?”這些話你如果覺得耳熟就對了,因為作者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賽珍珠(Pearl S·Buck),從小就在中國的鎮江長大,她寫的書,語言確實都是帶有一股子鎮江味的。讓人熱血沸騰的是,導演就選用了英文版《義勇軍進行曲》作主題曲,一眾好萊塢影星用英文唱著“起來......起來.......”。1944年的電影《龍種》,讓全世界看到日本人的兇殘和中國人在反法西斯戰爭中的英勇斗爭。1944年,米高梅公司委托重慶的中國國民黨中央宣傳部國際宣傳處,代為尋訪聶耳的合法繼承人收領歌曲稿費500美元。國際宣傳處經四方查找,得知聶耳的生母彭氏尚健在,居住在昆明。聶母得知此事后,請陳鑄律師出具了身份證明書,函請該處代向美國米高梅公司洽領,說這筆籌款將全部作為修整聶耳墓地和印刷紀念冊之用。1945年1月23日,由該部駐昆明辦事處如數交給了聶母,當時并有美國駐中國的聯絡人員到場拍照留念。重慶《新華日報》1945年1月27日以《美米高梅公司酬謝聶耳名曲》為標題,報道了此事,并特別寫明聶耳是中國共產黨黨員。保羅·羅伯遜生前一直想來中國,但在新中國成立的第二年,1950年,美國政府限制了他的出境,他的終生愿望未能實現。1958年,他在《致中國人民的一封信》中寫道:你們偉大的國家是人類文明的搖籃之一,也是當今和未來的偉大國家之一。我盼望著有一天能夠來到你們國家,向你們表示我的敬意。如今,當我們再次傾聽這位黑人歌王歌唱的《義勇軍進行曲》時,能清晰的感受到,如今的美國,正在顫抖。點擊分享:
陳美琪在鎮江金山寺前嘆道,“三十多年過去了……”
給林彪當了8年保姆的鎮江人,她眼中的林彪一家都有哪些怪事? 32年前的“鎮江小姐”大選美,那時候都是天然美女 鎮江的西津渡,是瓊瑤電視劇最早的取景地之一。
1979年,鎮江人李嵐清寫了一封信給鄧小平
老鎮江 鎮江女婿白巖松 許金龍老師說鎮江 鎮江的名人故事
這,就是鎮江的“辛豐鎮”啊! 你好,這是我的家鄉,鎮江!這是我的新名片
伯先公園,多少鎮江人珍貴的童年!
看這些鎮江記憶,卻已淹沒光陰里! 挖掘鎮江的文化,讓它成為鎮江的名片, 請幫忙右下角點個在看,并給我個留言。 如感興趣,關注一下“鎮江風情”這個號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