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年5月12日,一場震驚世界的災難降臨四川汶川。地動山搖間,無數家庭支離破碎,無數生命消逝在這場浩劫之中。在廢墟中,一個名叫劉明富的少年幸運地撿回了一條命,但他的人生軌跡也因此徹底改變。他的故事是一個關于失去、迷茫、救贖與重生的故事,更是一個關于愛與希望的贊歌。 那時的劉明富,只是汶川一名普通的中學生,陽光開朗,對未來充滿憧憬。地震發生當天,他的父母和姐姐外出趕集,年僅14歲的他獨自在家。災難降臨,房屋倒塌,但他憑借著機智和勇氣,幸運地逃出生天。劫后余生的他,心中還懷揣著一份慶幸,以為家人也能平安無事。 ![]() 然而命運卻對他開了一個殘酷的玩笑。三天,整整三天,他望眼欲穿,卻始終沒有等來家人的任何音訊。最終等來的只有大伯一句冰冷的“以后你跟我過”。那一刻他的人生被徹底撕裂,他成了孤兒,一個被汶川地震奪走所有親人的孤兒。父母的離世,對劉明富的打擊是毀滅性的。 原本活潑開朗的他,一夜之間變得沉默寡言。他不再與人交流,只是偶爾蹦出幾句“沒意思”、“沒牽掛”,字字句句都透露著對生活的絕望。他開始厭學,整日窩在家里打游戲,將大伯省吃儉用給他的生活費,全部揮霍在虛擬世界中。他試圖用這種方式麻痹自己,逃避現實,但內心深處的傷痛卻如影隨形,無法擺脫。就在劉明富的人生陷入谷底,看不到一絲光亮的時候,一個男人出現在他的生命里,他就是著名攝影家焦波。 焦波來到北川,目睹了地震后的慘狀,也看到了劉明富這個被災難擊垮的少年。同為父親的他,被劉明富的遭遇深深觸動,心中涌起一股強烈的責任感。沒有過多的猶豫,焦波決定收劉明富為徒,教他攝影,希望用鏡頭帶他走出陰霾,重新認識這個世界。在焦波的悉心教導下,劉明富開始接觸攝影。他扛著攝影機,走遍山山水水,用鏡頭記錄下生活中的點點滴滴。為了一個完美的鏡頭,他可以不顧風雨,長時間等待。在攝影的過程中,他逐漸找到了新的寄托,生活也重新找回了方向。 ![]() 焦波不僅是他的師傅,更是他的父親、朋友和心理醫生。他耐心地引導劉明富,鼓勵他表達自己的情感,幫助他走出失去親人的陰影。隨著時間的推移,劉明富的心扉逐漸打開。他開始愿意主動提起那段悲痛的過往,向焦波講述地震時的經歷,講述他對父母的思念。他不再逃避,而是選擇直面傷痛。 “后來那個過程誰也不知道,那個時候家里邊什么情況我們都不知道,我們以為都沒事,我們就特別高興那種,我大伯就站在外邊,然后我們就有種那感覺,他也沒說我爸媽怎么了,他就說以后你就跟著我了”。聽著他平靜的敘述,焦波知道,這個少年已經從陰影中走了出來,他已經能夠坦然面對過去,并勇敢地向前看了。在焦波的鼓勵和幫助下,劉明富在攝影領域展現出了驚人的天賦。 ![]() 他跟隨焦波在山東沂蒙山區駐扎373天,拍攝了記錄電影《鄉村里的中國》,影片獲得了23個大獎,而劉明富也成為中國電影年紀最小的華表獎攝影師。2017年,他導演的紀錄片《輪椅上的女孩》獲得了鎮江國際紀錄片盛典最佳導演獎。他不僅實現了自己的夢想,也成功續寫了自己的人生。 劉明富的故事,是一個關于重生的故事。地震的傷疤永遠無法抹去,但對父母的思念,對未來的憧憬,支撐著他一步步走到今天。他用鏡頭記錄下生活的美好,也記錄下自己的成長。 他的故事告訴我們,即使身處黑暗,也要心懷希望;即使歷經磨難,也要勇敢前行。因為,風雨過后,必是彩虹。地震的傷疤永不能忘,但更重要的是摸著傷疤,懷著思念,繼續向前。劉明富,這個從地獄歸來的少年,用他的堅強和勇氣,譜寫了一曲生命的贊歌,也激勵著我們每一個人,珍惜生命,勇敢追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