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越沒本事,越愛在家里做這件事,最后毀了孩子還不自知! 曉園是我們之前的鄰居,他15歲就出來打工了,我們認識有十來年了。 他是一個很勤奮的人,平時工作兢兢業業,過年過節都主動加班,因為加班費高一點,自從出來就沒有再回家過過一次年了。 ![]() 有時候,我們也會聊天,問他為什么不回家? 他總是笑著說:“多給家里打點錢會更好。” 曉園的爸爸并不是很老,但是,從四十多歲的時候,他就已經不工作了。 就在家里種著二畝地,一年大把的農閑時間,就泡在農村的小牌桌上,一年下來時間耽誤不說,還輸進去不少錢。 兩個兒子都沒有讀過幾年書,然后都讓他們出去打工,自己就“告老還家”了。 孩子才十幾歲,就每天跟他們說:兒子呀,一定要盡孝,賺了錢給家里花,自己要節省一點,父母可是不容易。 ![]() 也有親戚朋友勸曉園的爸爸:你家里有兩個兒子,你還不趕緊好好賺錢、置辦房子,孩子將來好娶媳婦呀,要不然沒房,哪家女兒愿意跟他們結婚呀。 這個時候,曉園的爸爸總是說:“我把孩子都養大了,這還不夠嗎?要是我沒有本事,也沒有孩子們的今天了。” 曉園之所以不愿意回家,是因為他父親雖然對自己有養育之恩,但是,父親是一個很沒有本事的人,還總是喜歡顯擺自己有多么“偉大”。 他父親明明自己很自私自利,卻要求別人為他多考慮,兩兒子跟他在一起的時間,總是那么痛苦。 原生家庭的影響,對孩子是非常巨大的。 ![]() 如果有一個沒有本事的爸爸,他不能帶給你好的物質生活只是表面,很多不好的行為還可能會毀了孩子。 沒有本事的爸爸,不求上進還喜歡顯擺自己的功勞 朋友曉園在深圳一直都是租房子住,他曾經自嘲說:“我得趕緊攢夠一套房子的首付呀,我爸在我們村子里早就傳遍了,說我在大城市早就買了房子,所以過年也不回家……” 憑一個年輕人自己在城市里打拼,可以買上房子的實在是沒有幾個人,這位爸爸不但不想著幫一點忙,反而是到處炫耀的樣子,真的很掉價。 ![]() 大家身邊肯定也有這樣的人,一個人越是自己沒有本事,就越是喜歡炫耀自己的功勞。 孩子有一點學習成績,孩子學會了一點點才藝,就到處跟別人說,仿佛這完全就是他一個人的功績。 在別人的驚嘆和羨慕中,從來都抬不起頭的父母,終于獲得了關注和滿足感。 有那些炫耀的時間和精力,真不如做一點實事,讓自己好有一點存在價值。 沒有本事的爸爸喜歡貶低孩子,讓他沒有安全感 也許是生活不如意,也許是希望孩子可以成為一個優秀的人光耀門楣,自己也可以從此翻身。 ![]() 越是沒有本事的爸爸,對孩子往往寄予厚望,在孩子稍不如意的時候,就很嚴厲地貶低和打擊他們。 孩子的自信、安全感,最初都是來自自己的父母,有的父母善于鼓勵孩子,孩子就不斷進步和成長,而有的父母總是在貶低自己的孩子。 因為自己沒有信心,也把失敗看得很可怕,悲觀的情緒傳染給孩子。 爸爸對孩子的貶低,不僅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對他的人際交往能力也會損傷。 ![]() 孩子失去了信心,覺得自己不如別人,變得沉默寡言、缺乏交往和溝通能力。 沒有本事的爸爸,自私自利充滿負能量 有一些男人非常自私自利,沒有什么本事,還整天想要享受生活。 他買不起好車,就埋怨養孩子太費錢,抱怨老婆為什么不工作,從來都沒有想過自己要求努力。 整天充滿負能量的人,帶給家人只有痛苦的體驗。 大部分的父母都是很無私的,他們全心全意為孩子著想。但是,也有一些人,自己明明沒有什么本事,還不愿意付出努力去工作,總想著依靠孩子、妻子去享受生活。 最終只能讓家庭更加貧困,孩子的健康成長也受到影響。 沒有本事的爸爸脾氣暴躁,親子關系非常緊張 家庭里,爸爸的角色很重要,他應該是媽媽和孩子們的保護神,給他們安全感。在外面抵擋所有的困難和挫折,回到家里,帶給我們溫暖和包容。 但是,有一些爸爸的做法恰恰相反。 他們不是孩子的保護神,反而是一個欺軟怕硬的人,在外面和別人交往,生怕會得罪人,對外人點頭哈腰的,回到家里就是大男子主義得厲害。 讓家人像奴仆一樣屈服于自己,否則就要發脾氣。 ![]() 在外人面前和煦如春風,對孩子和家人總是脾氣暴躁像狂風暴雨一般,孩子在家庭里感受不到一點溫暖,遲早會離得遠遠的。 教育方式不恰當,讓親子關系變得非常緊張,也失去家庭的凝聚力。 有了孩子就有責任,爸爸是他們心目中最偉大的人,希望全天下的爸爸都能努力做一個好榜樣,這勝過一切的教育方法。 互動話題:你覺得你父親有以上的毛病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