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久沒見的張晉終于出新作了,新作《命懸一槍》雖然是網絡大電影,但質感絲毫不比院線大制作遜色。冷兵器+川話方言,把暴力美學玩出了花兒。 張晉飾演的“假游匪”彭一男,從唯利是圖的混混到孤膽復仇的俠客,用熱血打斗殺出了一條血路。刀切雙耳,三刀六洞,炸裂視覺的情節輪番登場。 紅纓槍、雙刺刀、長槍短槍炸藥包,兄弟三人死守山村,團滅整個山寨上百號土匪…… ![]() 張晉作為打星這次沒有讓人失望,電影前半段打戲密集,每一場打戲都像在觀眾眼球上蹦極。 先是教訓搶貨的小秀拳腳,三下五除二便把一群小卡拉們打得落花流水,隨后接了女主的任務后上山寨,參加令人震撼的“百人混戰”,再接著挑戰山寨各路高手,一環扣一環。 ![]() 特別是冷兵器方面,不管是紅纓槍還是雙刀,張晉玩得是真6,打得比吳京的子彈還狠。這部《命懸一槍》可謂把“冷兵器暴力美學”拍出了花兒。每次打斗都各具特色,行云流水,觀賞性十足。 特別是張晉對陣山寨三號女匪首時,剛柔并濟,打斗優美而有創意,有點《一代宗師》的味道了。 ![]() ![]() 電影中的女性角色塑造很成功,程怡飾演的女主莊月善良柔弱,詹妮飾演的女匪首卻是表面嬌媚,實則毒如蛇蝎,兩個角色的設定代表了兩種女人個性的極端,對比強烈,層次感十足,甚至比張晉飾演的男主設定還要帶感。 導演范翔(《無名之輩》編劇)深諳“西南江湖”的野性魅力,川派建筑的青石板路、潮濕巷弄,與冷兵器的金屬碰撞聲交織,構建出獨特的泥土味武俠宇宙。川話版的“磨皮擦癢”“兒豁”等方言臺詞,更是讓市井江湖氣撲面而來。 然而可惜的是,影片在文戲上卻暴露了網大的通病——故事單薄,反派降智,劇情偏弱。 ![]() 彭一男為滅門之仇,向整個山寨發起復仇合情合理,但村民從麻木到反抗的轉變卻毫無鋪墊,仿佛突然集體覺醒。 匪首張山龍前期陰狠狡詐,后期卻像個只會喊“給老子砍”的工具人。上百號土匪浩浩蕩蕩殺進村子,卻被正派三個人耍得團團亂轉最后團滅,實在令人無語。 還有電影中故意營造的兄弟情誼,非但沒讓人共情,反而看著令人尷尬。特別是后面突然玩起了煽情,嘴炮大王舍命奪炸藥包,不但情緒上沒有鋪墊顯得格外突兀,超長的慢動作處理更是讓人尷尬到腳趾扣地。 ![]() 更關鍵的是民國背景下的以暴制暴,很難引發當代觀眾的情感共鳴,遠不如《目中無人》的“俠義即公道”深刻。正如影評人馬慶云所言:“武打片的終極命題不是'怎么打’,而是'為什么打’。說到底《命懸一槍》的芯片,還是太老舊了。” 作為張晉的最新力作,《命懸一槍》不走院線反而選擇了網絡上線,折射出了動作演員的生存現狀。 靠《東北警察故事》和《目中無人》系列,謝苗從過氣童星翻身成了“網大一哥”,豆瓣7分+的成績吊打大多數院線大制作。這得益于謝苗對劇本的精挑細選,以及對角色的定位精準,冷面盲俠、硬漢刑警,人設與演技高度契合。 ![]() 而同為打星的釋小龍,則做起了港片情懷的復讀機,無論《逃學神探》還是《醉后一拳》都在模仿老港片的套路,打戲賣力但創新不足,劇情早已無法滿足這個時代的觀眾興趣。人設也太固化,每次都是富家少爺、耍帥路線,與觀眾期待的“硬核打星”漸行漸遠。 ![]() 而反觀另一位重磅打星安志杰,則似乎陷入了類型化困局,他雖在《黑白潛行》和《制暴》中表現亮眼,但角色多為冷面殺手,戲路單一,很難破圈。 對比之下,張晉可謂優勢與危機并存。他武術功底頂尖,《殺破狼2》和《葉問3》的老本兒足夠他再吃幾十年,另外張晉文戲也很出彩,演技細膩,特別是在葉問系列中和甄子丹的對戲,文戲非常自然。 然而張晉如今已經年過50,難免體能下滑,再加上院線資源被吳京、甄子丹等頂流擠壓,很難再有他的用武之地,所以急需找到屬于他自己的“差異化賽道”。 ![]() 因此對于張晉而言《命懸一槍》既是機遇也是警示,網大賽道是低成本高回報的藍海,動作類型在網絡端需求穩定:2024年分賬過千萬的網大中,70%是動作片; 而傳統動作片在院線卻接連遇冷,就連張學友和謝霆鋒都沒能救得了《海關戰線》,票房嚴重撲街,只因新生代觀眾更愛科幻、奇幻類型,動作片在院線電影中式微已經早成定局。 個人覺得張晉要想擺脫困境,完全可以深耕網大IP,打造自己的系列化冷兵器俠客形象。當然,劇本方面要精挑細選,耐心打磨。 ![]() 《命懸一槍》撕開了一個殘酷真相:當資本在院線追逐流量明星時,真正的動作精神正在網絡端野蠻生長。對于張晉這樣的武者,與其在院線爭搶殘羹冷炙,不如在網大領域做“冷兵器之王”。 點贊點在看,私信暗號素觀影視,熱門動作片隨便搜。別忘了文末投票↓,你更期待張晉走哪條路? 往/期/回/顧 記得點 分享 收藏 在看 點贊 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