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4日,美國《商業內幕》網站爆料,中國正在安裝并運行地球上最大的天線,也就是本文要說的“超級天線”。 ![]() 中國的“超級天線”20世紀60年代,美國曾計劃建造超級天線,范圍橫跨威斯康星州40%區域。 ![]() 20世紀80年代,美國成功造出帶有兩個交叉陣列的天線,每個天線陣長約70千米,但由于性能太差,最終“美國超級天線”計劃以失敗告終。 中國超級天線地址位于大別山,這早已不是什么秘密,畢竟天上這么多監控衛星,從美國爆料的內容來看,他們早已知道這一計劃。 ![]() 大別山超級天線長度和寬度都超過了100公里,總面積和5個紐約市差不多,從天空角度往下看,超級天線外觀和普通天線差不多,電線的末端需要牢牢固定在花崗巖中,在兩臺地下功率發射機的幫助下(單臺發射功率最高達1兆瓦),超級天線完全是把整個地球都當做一個無線電發送站了。 ![]() “超級天線”有什么用?美國失敗,中國成功研發的“超級天線”到底有什么用? 超級天線能向全球發射極低頻電磁波(ELF),范圍在0.1~300Hz之間,普通無線電頻率大約為10KHz~300GHz。 ![]() 千萬別以為,極低頻電磁波沒用,結果恰恰相反,在不需要中繼設備的情況下,它的單次信號傳輸距離能高達數千公里,通過地球電離層波導傳播,范圍能覆蓋全球。 另一大優點是“強穿透性”。 ![]() 當穿過巖石層、海水時,常見高頻無線電波會急劇衰減,但ELF的衰減速率卻非常低,據大量數據實測,ELF能穿透數百米深的巖石層和海水,甚至能穿透輸油管道、地下金屬結構等傳統無線電難以覆蓋的材質。 結合“長距離”和“穿透性”兩點,再來看作用。 ![]() ELF能應用于地質勘探,幫助我們更輕松找到埋藏在地下的油氣資源,或者研究地震波,為我國地震科研團隊提供寶貴的數據。 既然能用于地質勘探,同理,ELF還能被用于采礦行業,ELF能穿透巖石層和金屬障礙物,讓地面和深入地下的礦工之間保持聯系。 ![]() 事實的確如此,中國是全球第一個向非軍事用戶開放大型ELF設施的國家,現在已經被應用于地質勘測、監控活躍的地質斷裂層及采礦行業。 在“穿透性”的前提下,再來說說“長距離”這一優點。 由于潛艇破壞力太高,各國都在研發反潛設備,潛艇的傷害是夠了,需要繼續提高隱匿能力,隨著潛艇航行越來越深,地面和潛艇之間的通信也變得越來越難。 ![]() 這時候就需要用到極低頻電磁波(ELF)了,2011年11月份《中國船舶研究》,其中有篇論文中說道,中國修建的大別山超級天線,能輕松和1300公里之外,位于水下200米的潛艇建立通信通道,理論上,這一距離甚至能長達3000公里,足以輕松覆蓋半島、日本、中國臺灣和南海。 戰略核潛艇固然可怕,但如果被敵軍截獲情報或切斷通信,潛在破壞力大打折扣,而中國的超級天線,無疑讓我國核潛艇時刻保持“戰斗力在線”。 ![]() 要說超級天線發射的極低頻電磁波有沒有什么缺點?確實有兩個。 1.ELF無法傳輸復雜的語音或高清數據,只能發送簡單指令,例如“返航”、“出擊”、“上浮”、“下潛”、“防御”等。 ![]() 2.發射ELF需要以超級天線為基礎,拋開成本不談,技術要足夠先進,美國當年就沒成功,也就是說,超級天線有很高的技術壁壘。 以上兩點對于我國來講,倒也不是什么很明顯的缺點,因為不論軍事還是采礦,都只需要簡單的通訊即可,而技術方面,我們能造出來,說明早已攻克。 ![]() 超級天線發射的極低頻電磁波(ELF)能否被攔截?ELF具備天然抗電磁干擾性,如果對方用傳統無線電偵查設備,基本很難捕捉到,更別提截獲了。 也就是說,敵方想要攔截我方發射的ELF,至少需要同等設備,又或者說敵軍潛入進來,超近距離用特殊設備針對ELF進行攔截,到那時候早被抓了,所以從某種層面來講,中國大別山超級天線對其他國家也是一種震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