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23日和“越讀越好”讀書群的書友分享了《教師閱讀地圖》這本書,因為沒有提前做準備,因此說得有些零散。借助這個群的打卡,我再次讀了一遍這本書,摘抄了“閱讀知識結構、提倡專業(yè)閱讀、教師成長期閱讀建議、根本閱讀書目推薦、找到合適自己的書、怎樣訓練知性閱讀能力、《兒童的人格教育》閱讀建議、《如何閱讀一本書》閱讀建議、選書的三個基本標準”九個方面的內(nèi)容,尤其后面三個是自己近期想實踐的內(nèi)容。 比如要學會知性閱讀,首先可以從摘抄開始,但是慢慢地要學會寫批注,再然后就是要與自己的實際情況做疏通,最后是對這本書做個評價。這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而不是一蹴而就的功夫。 《兒童的人格教育》和《如何閱讀一本書》這兩本書自己都有,為何不按照魏智淵老師的方法再讀一次呢? 借助書中提出的一些問題,對一本書做個簡單的回顧。 1.我為什么要閱讀這本書?這本書跟我有什么關系? 我讀這本書是想從中找到一些方法,讓自己變得更像一個專業(yè)的小學語文教師。 我讀了這本書,我才知道自己教學瓶頸所在。自己根本書籍沒有找到,一線名師的教學案例也讀得少。對一些教育理念,自己也是把握不好,總是埋怨中度過了十余年小學語文教學經(jīng)歷。讀書、思考、實踐、寫作,的確是一樣都不能少。 我讀了這本書,我才知道自己的閱讀是多么貧瘠。在教育路上還有很多值得自己反復讀的經(jīng)典書籍,讀不懂,是因為自己背景知識不夠。經(jīng)典書籍中蘊含著深刻的哲理和智慧,能讓我們接觸到不同的思想體系和價值觀,從而啟發(fā)自己對人生、社會、道德等問題進行深入思考。 讀了這本書,我才知道資格證上的學科和自己所教學科并不沖突。不要把自己的問題規(guī)避為現(xiàn)實環(huán)境,要多想想自己可以做什么。語文教學質(zhì)量不高,只能從自己的課堂找原因,從自己的作業(yè)落實發(fā)現(xiàn)問題。 2.整體來說,這本書到底在談些什么? 這本書,我認為主要是在講教師的專業(yè)閱讀是什么樣子?為什么要鼓勵教師進行專業(yè)閱讀?語文、數(shù)學等專業(yè)教師應該讀哪些方面的書籍? 教育作為一個專業(yè)領域,也存在著一個合理的知識結構。這本書從理念與實踐方面提供了構筑合宜的專業(yè)大腦的路徑。前三章附錄了大量的案例,說明以閱讀促進實踐,以實踐深化閱讀。后三章主要提供了一些專業(yè)閱讀書目并對其中部分做了評述以及使用方法。最后一章還提供了部分優(yōu)秀電影的評價。 3.作者細部說了什么,怎么說的? 我認為作者詳細說了根本書籍的閱讀方法:知性閱讀。通過《給教師的建議》《兒童的人格教育》《如何閱讀一本書》三本書做了一個閱讀案例。我們也就明晰了根本書籍應該如何抓住精髓,魏智淵老師的閱讀建議是: (1)細讀,勤批注,多勾畫,有問題意識。 (2)提取核心概念,反復在語境下理解。 (3)根據(jù)主要話題,聯(lián)系教育教學生活反復琢磨。 (4)與其他書籍參讀,豐富或者修正自己的知識結構。 (5)進行批判性閱讀是深入理解的必由之路。 4.這本書說得有道理嗎?是全部有道理,還是部分有道理? 我認為這本書說得有道理,目前為止,還認為是全部有道理。尤其是書中提到的“'浪漫——精確——綜合'的有機過程不斷反復循環(huán)”這個觀點,既適合專業(yè)閱讀發(fā)展,也適合個人成長。我想也不會一直在浪漫階段。加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