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幾天,知名歌手陳奕迅因突感身體不適就醫,經醫生診斷確診感染了新冠病毒,原計劃的三場演唱會也不得不全部取消。這一消息引發了大家對新冠病毒抬頭的廣泛關注。 與此同時,中國疾控中心于2025年 5 月 8 日發布的 4 月全國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哨點監測情況同樣不容樂觀:3 月 31 日至 5 月 4 日期間,門急診流感樣病例中,新冠陽性率從 7.5% 攀升至 16.2%;住院嚴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中,新冠陽性率也從 3.3% 上升到 6.3%。更值得警惕的是,在 4 月 14 日至 5 月 4 日短短三周內,新型冠狀病毒超越鼻病毒,成為門急診流感樣病例就診量的首位病原體。 然而,面對這一嚴峻形勢,不少人卻抱有 “新冠已經不厲害了,再次感染也沒多大關系” 的想法,認為感染后不過是像得了一場普通感冒,無需特別重視。但事實真的如此嗎?這種觀念大錯特錯。而想要有效防治新冠,從中醫的角度來看,祛除體內痰濕是重中之重。 ![]() ![]() 咱們先來說說,新冠病毒到現在真的不再厲害了嗎?重復感染新冠,真的就只像得了一次感冒嗎? 其實這種觀點完全忽視了重復感染帶來的巨大危害。從身體機能方面來說,重復感染會反復加重肺部負擔,極易引發肺部纖維化,使肺功能嚴重受損,還會增加心肌炎、心律失常等心血管疾病的發病風險,同時沖擊免疫系統,導致免疫功能紊亂。 對于本身患有高血壓、糖尿病、慢性腎病等基礎疾病的人群而言,重復感染更是雪上加霜,會讓原本控制穩定的病情急劇惡化。 此外,重復感染還可能導致長期疲勞、記憶力減退、關節疼痛等類似長新冠的癥狀,嚴重影響生活質量和工作能力。 ![]() 而之所以會出現這種錯誤認知,本質上是對病毒不斷變異的特性以及個體差異的忽視,每個人的身體狀況不同,感染后的反應和后果也大相徑庭,絕不能掉以輕心。 ![]() ![]() 為什么在新冠防治的過程中,祛除體內痰濕有著不可替代的核心價值? 中醫認為新冠病毒具有 “濕毒” 特性,其發病與人體正氣和邪氣的相互作用密切相關。在感染新冠后,許多患者會出現咳嗽、咳痰、胸悶、氣短、身體困重等癥狀,這些在中醫眼中,都是體內痰濕作祟的表現。咳嗽有大量白痰或黏痰,是痰濕阻滯肺系;胸悶、氣短則是因為痰濕阻礙了氣機的正常運行。就像一個房間堆滿雜物,空氣無法正常流通,人的呼吸自然會受到影響。而且,痰濕體質就如同潮濕的土壤,為病毒提供了適宜滋生和繁殖的溫床。 ![]() 痰濕體質的患者在感染新冠后,病情往往更為嚴重,發展為重癥的比例明顯高于其他體質人群 ,康復所需時間也更長。 仝小林教授等中醫專家在疫情期間的臨床研究指出,許多新冠患者呈現出痰濕體質的特征,且這類患者的病情相較于其他體質人群更為嚴重。從武漢金銀潭醫院等一線抗疫醫療機構的病例分析來看,痰濕體質患者在感染新冠后,發展為重癥的比例顯著高于其他體質者。 因此,無論從新冠病毒的預防、治療還是恢復,祛除痰濕都是重中之重。 ![]() ![]() 從預防感染的角度來看,當我們通過調理身體,將體內的濕濁環境改善,就能促進氣血的順暢運行,使臟腑功能恢復正常。脾胃健運,正氣充足,身體的抗病毒能力自然大大提升,就像為身體筑起了一道堅固的防線,將病毒拒之門外。
對于已經處于長新冠狀態的患者來說,其常見的咳嗽不止、長期疲勞、記憶力減退、注意力不集中、關節疼痛等癥狀,大多是痰濕重的外在體現。肺為貯痰之器,殘留的痰濕阻滯肺絡,導致肺氣失宣,從而引發久咳不愈;痰濕困阻脾胃,使得脾胃運化失常,氣血生化無源,身體得不到充足滋養,就會出現持續的疲勞感;痰濕蒙蔽清竅,影響大腦的正常功能,造成記憶力減退、注意力難以集中;痰濕流注關節,阻礙氣血在經絡中的運行,進而引發關節疼痛。 而祛除痰濕,正是幫助長新冠人群恢復健康的關鍵鑰匙。通過調理脾胃,恢復其正常運化功能,能從根源上減少痰濕生成;促進氣血運行,可將體內殘留的痰濕逐步排出體外。當痰濕被有效清除,肺部氣機得以順暢,咳嗽癥狀會逐漸減輕;脾胃功能恢復,氣血充足,身體的疲勞感也會隨之消退;清竅不再被痰濕蒙蔽,大腦功能恢復正常,記憶力和注意力得以改善;關節處氣血暢通,疼痛問題也能得到緩解。可以說,祛除痰濕為受損器官的修復創造了良好條件,助力長新冠患者早日擺脫不適癥狀,回歸正常生活。 既然祛除痰濕對新冠防治如此重要,我們該如何行動起來呢?現在,我們特別發起 “祛除痰濕垃圾” 打卡挑戰!這不僅僅是一個簡單的打卡活動,更是一次幫助大家養成健康習慣、系統改善痰濕體質的絕佳機會。在這個打卡挑戰中,我們的顧問老師將根據你的體質、生活習慣等,為你量身定制一對一的祛濕減肥方案。方案不僅涵蓋推拿、艾灸等專業中醫外治的調理手段,還會在飲食、起居、運動等生活細節方面給予細致建議。 新冠防治不容小覷,痰濕問題更需重視。讓我們一起加入 “祛除痰濕垃圾” 打卡挑戰,運用中醫智慧,養成健康生活方式,為自己和家人的健康筑牢防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