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臟腑辨證 案例分析 男58歲,咳嗽(聲音低微)20年,氣喘5年,西醫診斷為慢性支氣管炎。 最近因感冒發作,出現胸悶、痰多、發燒、咳嗽加劇,經過西醫治療好了之后,經常會在勞累時發作,易患感冒,心悸、面色白、無光澤少華、舌淡白、脈弱。 飲食、大小便、睡眠都正常(“吃、喝、拉、睡”正常) 這位患者屬于什么證? 病性(胸悶、心悸)+病位(咳嗽、氣喘) 心肺氣虛證。如果出現陰虛特點那就是心肺陰虛證。 風寒犯肺證、風熱犯肺證、燥邪犯肺證三個放在一起講,都是表證。 因為“風為百病之長”,風是致病的先導,是領路人,風寒風熱燥邪為六淫之一,都是外邪侵犯人體,因為環境“太過不及非其時而有其氣” ![]() 外邪侵犯人體更重要的是正氣,“正氣內存,邪不可干,邪之所湊,其氣必虛” 中醫強調內虛發病,除了外邪致病外,還強調正氣是中醫學的特點,除開特殊外邪超過正氣抵御范圍,比如:疫癘、地震、海嘯、臺風等。 ![]() ![]() 03 (三)風寒犯肺證 1.概念:風寒犯肺是指風寒侵襲,肺衛失宣,以咳嗽及風寒表證癥狀為主要表現的證。(表實寒證) 2.臨床特點: “肺”——咳嗽、氣喘;“寒”——惡寒重、發熱輕、頭身痛、無汗、脈浮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