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方圓并濟,筆法成熟《元萇墓志》的用筆以楷法為基,融合隸意,呈現出“方圓兼備”的特點。起筆多方筆,方折與圓轉并存,捺畫末端仍保留隸書波磔,但整體已脫離隸書橫向取勢的束縛,轉向楷書的縱向筆勢。 線條形態明朗,轉折處或頓挫分明,或圓潤流暢,體現出刻工對筆意的精準還原。此外,刀法細膩精微,刻痕清晰如新,為后世研究北魏筆法提供了直觀依據。 元萇墓志◎臨摹字卡 ![]() 茂密嚴謹,重心沉穩墓志字形結構以“斜畫緊結”為基調,橫畫多取平勢,縱向筆畫緊湊,形成內斂外拓的張力。單字結體因形賦勢,整體布局疏密得當,重心穩固。這種“因字成形”的處理方式,既遵循楷書規范,又兼顧動態平衡,呈現出廟堂書風的莊重感。 遒麗華滋,雅化趨勢相較于平城時期北魏書風的樸拙雄健,《元萇墓志》明顯趨向雅化。其書風遒勁而不失華美,端莊中蘊含豐腴之氣,與同期“邙山體”風格一致,代表了北魏晚期士族文化的審美取向。 筆畫粗細對比減弱,線條更趨勻凈,結體從早期“雄峻方硬”轉向“秀整寬博”,體現出由“俗”入“雅”的演變軌跡。 作為北魏遷洛后的墓志代表作,《元萇墓志》在書法史上具有承啟意義。 一方面,它繼承了太和、景明年間書風的厚重氣象,保留了隸楷過渡階段的典型特征(如捺畫隸意)。 另一方面,其規整的章法、成熟的筆法及雅化的風格,直接影響了隋唐楷書的法度構建。趙萬里曾指出北魏書風“正光以降漸趨秀整”,此志恰是這一趨勢的早期例證。 《元萇墓志》以其技法精熟、結體嚴謹、風格雅正的特點,成為研究北魏晚期書法嬗變的關鍵實物。它是魏碑楷書高度成熟的標志,更折射出北魏漢化改革下藝術審美與文化政治的影響。 北魏書法《元萇墓志》欣賞![]()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