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慈柔如水 生生不息 ![]() ![]() 風天地,見眾生,見自己 精彩瞬間左右滑動顯示更多圖片 這一趟北京之行,盡管路途奔波,輾轉8小時才抵達,但收獲遠超預期。參與發布會的感受與體驗,以及和五湖四海伙伴們的接觸,帶來諸多啟發,腦海中始終縈繞著“見天地,見眾生,見自己”這九個字。 從坐在飛機上俯視大地的那一刻起,內心已在澎湃。飛機慢慢上升,穿過云層,我看到的是天地的壯闊和奇觀美景。 人在天地面前是如此渺小,無論擁有多大的成就、財富和地位,當站在宇宙的視角,每個人不過是一粒塵埃。我們平時的煩惱、焦慮,喜怒哀樂悲恐驚等情緒,往往是因為把自己看得太大了,把自己看到太重要了。 當我們站高一些看時,一切都不是問題。人要努力提升自己的境界和格局,讓自己站得更高,才能看到更多的風景;在低處,往往只能看到垃圾。 在發布會的現場有我分享的環節,我本來準備了一份1500字的稿子,想著如果忘詞了可以隨時看一看。 王茹老師給了我很大的底氣,她說:“沒有關系,忘了就看一看,不用擔心。”人算不如天算,現場出了點小插曲,根本沒有機會給我拿稿子上臺。那一刻,我真正體會到關鍵時刻還得靠自己。 本以為第一次站在這么隆重的舞臺分享,還有現場直播,自己會手抖、腳抖,聲音顫抖,畢竟臺下坐著的很多大咖嘉賓,都是有頭有臉的人士。而我一向最害怕面對權威。 但那一天,當我站上臺時,我發現自己并沒有那么緊張,反而感到溫暖和踏實。后來敏姐對我說:“你有沒有發現,今天這個場域非常溫暖,有如神助的感覺。”那一刻,我意識到,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精彩瞬間左右滑動顯示更多圖片 在發布會上,每個人的分享都讓我感動不已。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故事。在這幾天的接觸中,聽著他們的故事,收獲頗多。 18號那天,我全程參與了楊雪老師對大家的采訪,聽到了許多動人的故事。 其中,國輝老師的講述讓我淚流滿面。從她開口到結束,我一直在哭。 國輝老師可以說是我們這么多人中命運最坎坷的一個。與她相比,我們都不知道幸福多少倍。她8個月時母親自殺去世,7歲時父親找來了繼母。 不到8歲,繼母已經教會她做所有的家務,即便如此能干依然都少不了每天被繼母罵。后來讀大學前書又遇到更大的痛苦。3歲后爸爸把她從姥姥家接回來,經常被鎖在家里,因為爸爸怕她出去惹事。 作為一個“沒媽疼、沒爹愛”的孩子,只要外面發生了什么不好的事情,大家都會覺得是她做的,認為這很自然、很正常。 正是因為這樣的經歷,養成了她細膩的心思和敏銳的觀察力,也讓她擁有了豐富的想象力。她說,一個木頭上的花紋,她都能寫出一個故事;一只螞蟻,她也能寫成一篇文章。 一個人所經歷的苦難,何嘗不是一筆寶貴的財富?正是因為有那樣的經歷,才造就了國輝老師獨特的性格,最終成就她成為一名作家。 當楊雪老師問她為什么在遭遇了這么多社會的不公后,沒有選擇抱怨、自甘墮落,而是用自己的力量去幫助更多像她一樣的女孩時, 她回答說,這股力量來自于姥姥。她的姥姥當時頂著巨大的輿論壓力,放下仇恨把她養大,還教導她用愛去面對生活。姥姥告訴她,無論如何,一定要走正道。 正是姥姥給予他的溫暖和力量,一直支撐著她前行。無論遇到多大的困難和磨難,她都能挺過去,并選擇以德報怨。愛是世間最美的語言,唯有愛能夠化解一切矛盾,唯有愛可以治愈所有苦難。 國輝老師的故事讓我想到,作為父母,我們應該給予孩子什么?答案是愛和溫暖。當孩子想到父母時,感受到的是溫暖、力量和愛,這就足以讓他們去應對未來的人生。 北京新書發布會左右滑動顯示更多圖片 健林還分享了她爸爸的一句話:“莊稼不收年年種。”這位平凡的父親,用簡單的話語傳遞了深刻的智慧。沛家老師也分享了她媽媽的經典名言:“屎殼郎都覺得自己孩兒香,刺猬都覺得自己的孩兒光。”這些看似平凡的父母,如此智慧。 我們這一代人,常常忽視了平凡中的價值。就像我在外面看到紅樓公共藏書樓是那么的不起眼,但我進來了解感受之后,發現在這里如此讓人心靜,如此美好。 精彩瞬間左右滑動顯示更多圖片 我們應該理解父母的局限性,而非批判,看見他們是那樣智慧和不容易。今天我跟爸爸說你非常成功,能把一雙兒女養得這么好,我未來不一定能比你強。看見了不起的自己,要從看見了不起的父母開始。我們這一代人的使命是什么?是和解父母,療愈自己,引領孩子,要成為原生家庭舊有模式的終結者,幸福家庭的開創者,未來時代的引領者。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故事。當你越了解一個人,就越明白他為什么能成為今天的樣子。了解得越多,接納得也越多;了解得越深,越沒有分別心。見天地,見眾生,最后見自己。 這幾天在直播間聽大家分享自己的故事,還有一天的晚餐,大家在飯桌上講述自己的經歷。從伙伴們的故事中,我開始看見自己,更清晰地認識到自己是什么樣的人,以及自己還有哪些需要提升的地方。 人生就是一個不斷走出去又走回來的過程。走出去,做一點事,見一些人,獲得啟發和回應,再帶著這些體驗回歸自我。 因愛而來,滿載而歸 精彩瞬間左右滑動顯示更多圖片 未來我會踐行: 1、終身學習,終身成長:持繼提升自己的格局和眼界,多走出去。 2、多連接他人:接觸的人越多,了解他們越多,分別心就越少。 3、要學會舍:在這次發布會上,我看到許多伙伴的付出:丁丁、藏總、吳丹老師、千金贊助了禮品,還有超哥、家竺舍棄自己的時間助力發布會,楊雪老師、曉波老師、王茹老師更是舍小家為大家。 共建團隊的伙伴們——梅梅,曹芳等等——都在為這場發布會貢獻力量。 曉波老師分享說,當他向外求的時候,覺得自己更匱乏;而當他開始付出的時候,感受到很快樂。愛是給予,愛是付出不求回報,愛是人世間最美的語言。 北京新書發布會大家因愛相聚,帶著滿滿的收獲踏上新的旅程。 李婧老師跟隨王茹老師學習,深刻見證其知行合一的成長之路。她以驚人的學習速度將所學融入實踐,談吐間娓娓道來、口吐蓮花,令人如沐春風。一路上,她虛心汲取每位老師的長處,將他人經驗轉化為自我修行的養分。 此次她撰寫的文章情真意切,盡顯“聽他人故事,悟自己人生”的智慧。相信以這般謙遜進取的態度,李婧老師的未來之路必將越走越寬,步履致遠。 ![]() 文 |李婧 編輯 |陳清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