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公元1799年,和珅面對嘉慶皇帝的質問:“你貪了那么多錢,能花得完嗎?”誰料和珅的回答竟讓皇帝一時語塞。 乾隆皇帝駕崩第三天,嘉慶皇帝便迫不及待地將和珅打入大牢。要說這大清朝誰最會斂財,和珅若稱第二,恐無人敢當第一。 當時北京城里流傳著一句話:“和珅一倒,嘉慶吃飽?!边@話絕非空穴來風。后來查抄和珅家產時,僅白銀就搜出八億兩之巨,相當于朝廷二十年的稅收,換算成現在的人民幣,足足有兩千多億。 ![]() 和珅的發家并非靠祖上庇佑。他祖上不過是給皇上看門的,到他父親那一代,連官職都丟了。和珅幼年喪母,九歲時又失去父親,與弟弟和琳在繼母手下艱難求生。那段日子,真是饑一頓飽一頓,寒冬臘月連件暖和的衣裳都沒有。 然而,和珅天生不服輸。盡管生活艱難,他依然勤奮讀書。十八歲那年,他娶了直隸總督馮英廉的孫女,靠著岳父的關系,在乾隆身邊當上了侍衛。 侍衛這活兒,說白了就是給皇上看門。但和珅卻把這活兒干出了新花樣。有次乾隆在轎子里吟誦《論語》,其他侍衛都裝作聽不見,只有和珅能接上話。一來二去,乾隆便記住了這個機靈的小侍衛。 乾隆四十年是和珅人生的轉折點。他被提拔去管理布庫,也就是倉庫。這活兒油水多,但和珅卻管理得井井有條,倉庫里的布匹比往年還多了三成。乾隆一高興,直接讓他當了正藍旗副都統。第二年,又派他去云南查辦李侍堯的案子。李侍堯是朝中重臣,關系網錯綜復雜。但和珅只用了不到兩個月,就把案子查得水落石出,為朝廷追回兩百萬兩贓銀。這下子,他在乾隆面前可算是露了大臉。 ![]() 和珅最擅長的本事是揣摩圣意。乾隆晚年喜歡排場,六下江南把國庫都掏空了。和珅便想出“議罪銀”的法子,讓犯事的官員交錢抵罪。這法子表面上看是給皇上找錢,實際上卻成了貪官的保護傘。據《清史稿》記載,每年因此進賬的銀兩多達八百多萬兩,但其中七成都進了和珅的腰包。 和珅撈錢的路子野得很。他不僅吃朝廷的空餉,還在京城開了七十多家當鋪、四十多家銀號。更絕的是他搞的“和氏物流”,南來北往的商隊都得給他交過路費。有次蒙古王爺進京朝貢,帶的三百匹好馬被和珅扣下一半,轉手就賣給了山西的馬販子。 乾隆并非不知道和珅的這些貓膩,但和珅實在太會伺候人了?;噬峡人砸宦?,痰盂立馬遞到嘴邊;皇上想修園子,和珅三天就能湊齊工匠材料。有次宮里傳膳,乾隆隨口說了句“這鹿肉太老了”,第二天和珅就從關外運來二十頭活鹿,現殺現做給皇上嘗鮮。 ![]() 嘉慶四年正月初三,八十九歲的乾隆駕崩。和珅在靈前哭得死去活來,但心里卻跟明鏡似的——自己的好日子到頭了。果然,頭七還沒過,嘉慶就讓人抄了和府。 查抄清單送到養心殿時,嘉慶看得手都發抖:赤金首飾三千多件、東珠六百多顆、翡翠西瓜擺件十二個、田黃石印章四百多方……更別說那些古玩字畫,把紫禁城的庫房都堆滿了。 在刑部大牢里,嘉慶親自來審問和珅:“你貪這么多錢,十輩子都花不完,圖啥?”和珅跪在地上回答:“奴才的錢就是主子的錢?!边@話讓嘉慶半天沒反應過來。 后來史學家分析,和珅這是在暗示自己替乾隆背了黑鍋。但人死不能復生,這鍋終究還是得他自己扛。正月十八,和珅在牢里用白綾結束了自己的生命。按大清律例,他本該凌遲處死,但嘉慶念在他是前朝老臣的份上,給他留了個全尸。 查抄的家產充了國庫,算是應驗了民間的那句順口溜。但要說這些錢真解了朝廷的燃眉之急,倒也不見得。嘉慶朝該鬧白蓮教還是鬧白蓮教,該缺錢花還是缺錢花。和珅這一生的折騰,到頭來不過是為他人作了嫁衣裳。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