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在日本大阪雅寶春季拍賣會上,有一幅書法拍品再次讓一個名字進入書法愛好者的視線,因為當時,這幅書法手卷《夜宿玉笥山云儲洞用李簽事韻》被拍出了18.2億日元的天價,折合約9134萬元人民幣,這個名字是王守仁,號陽明,世稱王陽明。這幅作品,小編找到了圖片,但是沒有找到高清圖,所以暫時不發。那么今天,小編來分享一幅藏于上博的王守仁小行楷書作品《與大元老礪齋老先生書》,這幅小行楷書,小編看著非常喜歡,覺得很漂亮,也希望書友們喜歡。眾所周知,王陽明乃是著名的心學大師,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軍事家多重頭銜加身,可謂是名噪一時,留名青史。而其創立的陽明心學更是影響深遠,倡導“知行合一”“致良知”,讓人們重新審視內心與世界的關系,在哲學的版圖上開拓出一片嶄新的天地。王守仁《與大元老礪齋老先生書》為小字行楷書,筆鋒流轉間盡顯功力。作品行筆流暢自然,起筆時,有的藏鋒含蓄,有的露鋒輕快;行筆過程中,提按分明,線條富有節奏;收筆時,或回鋒收束,或順勢而出。整體來看,瀟灑飄逸。作品通過筆畫的起承轉合,布局的舒朗俊逸,字間的遙相呼應,通篇的渾然一體,讓我們可以清晰感受到作品的嚴謹與生動氣韻,妙哉。開篇的“侍生王守仁齋沐頓首再拜啟上”,表達出王陽明對收信人的敬重之情,其字里行間透著謙遜與誠懇。“守仁淺劣迂疏,幸遇大賢君子委曲裁成,誘掖匡持,無所不至。是以雖其不肖之甚,而猶得以僥幸成功,茍免于覆敗之戮?!睆倪@一段文字中,我們能深切感受到王陽明對收信人的感恩戴德。他自謙為“淺劣迂疏”,將自己的成功歸功于對方的悉心栽培與扶持,這種謙遜的態度,不僅是儒家“禮”的體現,更展現出王陽明對知遇之恩的銘記。充分體現出了“一日為師終身為父”的尊師重道。然而,筆鋒一轉,“然而惶惶焉茍冀塞責而急于求去者,非獨將以幸免夫誅戮,實懼大賢君子之厚我以德,而我承之以羞耳。”王陽明道出了自己急于求去的心聲。他并非是為了逃避責任,而是擔心自己能力不足,辜負了對方的期望,表露出了其內心的掙扎與矛盾。“人之才能,豈不自知?仰賴老先生之扶植教引,偶幸集事,既出意望之外矣。偶幸之事,安可屢得?已敗而悔,何所及乎?”王陽明的這些話語,充滿了對自身的清醒認知。他明白自己的成就并非完全憑借一己之力,更多的是承蒙他人的幫助。同時,他也深知幸運并非常伴左右,在他看來,與其在未來可能的失敗中追悔莫及,不如趁現在急流勇退。除了對自身事業的考量,王陽明在信中還傾訴了自己生活中的困境?!凹嬷W任以來,病患日劇,所以強忍末敢告病之故,前啟已嘗略具。且妻孥終歲瘴疫,家屬死亡,百歲祖母日夜思一見為訣,老父亦以衰疾屢書促歸。數月以來,恍恍無復人間之念?!奔膊±p身、家人的不幸遭遇以及長輩的思念與催促,讓他心力交瘁,“恍恍無復人間之念”,表露出了他在事業與家庭之間的艱難抉擇。念念不忘,必有回響。信息化時代讓我們可以接觸到更多的文化藝術作品,但同時,如果沒有我等自媒體創作者,我們又如何獲取如此這般的書法作品?只能去博物館、圖書館吧,所以也希望看在小編不遺余力發布書法作品圖片,傳播傳統書法文化的份上,給小編多多的鼓勵與支持,拜謝。注:圖片來源于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小編核實處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