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于煙火中尋真意——讀《人間一趟,盡興而已》有感文/程前 在紛繁的塵世中穿梭,心靈總在尋覓一處寧靜的港灣。翻開梁實秋的《人間一趟,盡興而已》,那些靈動的文字,如同一束束微光,悄然照亮了我內心深處被忙碌生活塵封的角落。書中,梁實秋先生以細膩筆觸勾勒北平的美食,豆汁兒、烤鴨、糖葫蘆……光是讀著,那些熟悉又親切的味道就似在鼻尖縈繞。記憶中,兒時過年時,一家人圍坐,熱氣騰騰的餃子上桌,那是家的味道,也是年的味道。如今,生活節奏加快,這樣圍坐吃餃子的時光變得愈發珍貴。正如先生所言,“人于其家鄉往往有所偏愛,覺得家鄉一切都比外鄉的好。”遠離家鄉求學、工作,每次回到故鄉,熟悉的街道、鄰里的寒暄,總能輕易勾起心底最柔軟的思念,那里藏著的是童年的歡笑與成長的足跡,讓人眷戀不舍。書中對人物的描寫,也很是精彩。在描寫男人時,先生寫道:“他的人生觀中有一基本認識,即宇宙一切均是為了他的舒適而安排下來的。”讀到此處,我不禁莞爾,生活里確實有這樣以自我為中心的人,他們的言行舉止,像極了先生筆下的模樣。還有對女人的觀察,雖寥寥數語,卻也入木三分。這讓我想到身邊形形色色的人,他們有著各自的性格與生活方式,構成了這豐富多彩的人間百態。在《雅舍》一文中,先生描繪了自己那簡陋卻充滿詩意的居所。“有窗而無玻璃,風來則洞若涼亭,有瓦而空隙不少,雨來則滲如滴漏。”即便環境如此艱苦,他卻能在月夜中欣賞“山頭吐月,紅盤乍涌,一霎間,清光四射”的美景,還能從日常小事中找尋生活的樂趣。反觀自己,常因居住環境不夠理想而抱怨,卻忽略了生活中那些細微的美好。就像有一次租房,房間狹小且設施陳舊,可當我靜下心來,在窗臺擺上幾盆綠植,陽光灑進來時,竟也覺得溫馨無比。原來,生活的樂趣,不在于物質的富足,而在于內心對生活的熱愛與感知。先生還說,“人在有閑的時候,才最像是一個人。手腳相當閑,頭腦才能相當地忙碌起來。”現代生活中,我們總是腳步匆匆,被各種瑣事推著向前,很少有時間停下來思考。曾經的我,也是忙碌大軍中的一員,每日奔波于工作與生活之間,焦慮和疲憊如影隨形。直到有一次假期,我放下手機,關掉鬧鐘,在午后的暖陽中讀一本心儀已久的書,感受著文字帶來的寧靜與力量,才驚覺,原來生活可以這般愜意。人間一趟,不過數十載春秋。我們奔波忙碌,追逐夢想、尋找價值。但在這過程中,別忘了停下腳步,去品味生活的酸甜苦辣,去感受人間的煙火氣息。正如梁實秋先生在《人間一趟,盡興而已》告訴我們,生活不必驚天動地,只需在平凡日常中,找到屬于自己的那份快樂與滿足,盡興地度過此生,如此方不負這人間一趟。
點擊視頻,鏈接美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