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謙虛和假謙虛,有什么不同? 你好!我是精讀君,今天我們要探討的概念,是「盧維斯定理」。 盧維斯定理指的是:謙虛不是把自己想得很糟,而是完全不想自己。 謙謙君子,是我們對一個人最好的褒揚之一。因為只有謙謙君子才能如水一般,包容萬物。 問題在于,凡是珍貴價值都難以得到,需要我們具備對等能力。謙虛也是如此,不少人會誤以為謙虛就是,把自己想得或者說得很糟。 比如說,當有人提問時,有些人不管自己水平如何,總會習慣性、有意無意地說:我也不大知道啊,我也沒有把握。 比如說,提到自己文章,就說是“拙文”;有客人上門拜訪,就說“歡迎光臨寒舍”;送人禮品時,就說是“粗品”。 這些措辭都含有一些把自己想得很糟成分在內,無關乎客觀事實,作用更多在于,防止被別人扣上不謙虛帽子。 也就是說,這種謙虛并不是真正的謙虛,充其量只是一種彩色謊言,作為特定環境下社交的潤滑劑。 簡·奧斯汀說,假裝謙虛是最虛偽的表現,因為這可能是信口雌黃的開始,又或者是拐彎抹角的自我夸獎。 比如說,明明工作不錯,薪水很高,卻經常喊窮,求推薦工作。當你真的替他留意時,對方卻說暫時還沒有離職念頭。這其實就是一種信口雌黃。 比如說,一個設計等各方面都很好的住所,卻言之灼灼說是“寒舍”。這其實就是一種自我夸獎。 季羨林認為,謙虛和虛偽,二者間有時并非涇渭分明,其區別間不容發。謙虛稍一過頭,就會成為虛偽。 盧維斯定理對假謙虛進行解剖和否定,同時提供一種真謙虛達成路徑,可資參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