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收住了2位患者,他們的年齡相差不大,約80歲左右;一位是因車禍傷致右側股骨粗隆骨折術后的奶奶,一位是基底節區腦出血的爺爺,看著他們入院時的狀態,要挺過來可能有些難度。 孔醫生為什么會有寫壽命長短的念頭呢?主要是來源于這兩位患者,他們住在同一間病房,并且都是在我所主管的床上,因奶奶的一言一行備受鼓舞,我一定要和各位中老年人分享。 奶奶的病史有些復雜,在幾年前有肺部惡性腫瘤切除病史、子宮內膜癌切除病史,這一次是因為在晨起外出跑步鍛煉身體時,不小心被電動車撞倒致右大腿骨折。做完手術后,由于奶奶偏瘦,營養跟不上,手術處的傷口遲遲長不好,有滲出發生。 雖然她的情況不允許下地負重行走,但每天在給予康復鍛煉的時候,她都比較積極、配合,一直散發出積極、樂觀、向上的能量,影響著隔壁床的老大爺。 而隔壁床的老爺爺因為腦出血后意識不清,并且最糟糕是肺部感染嚴重,每天都要發燒,心率在入院時約140、血壓145/92、血氧88-90、呼吸頻率38-40,看著他躺在那床上怪可憐的,稍有不慎可能就會離親人而去。 在家人的精心照顧下,隔壁奶奶的影響下,我們每天不斷的努力、監測,給予呼吸訓練、體位轉移等,以上指標終于處于正常水平,最明顯的狀態是爺爺不需要在大口、頻繁的喘氣了,可以增開眼睛有一定的交流啦。 兩個案例,對于孔醫生而言,或許是職業生涯中很少遇見的,因為有一個奶奶在一旁每天鼓勵著爺爺,這樣的場景的確少見,并且他們是互不相識之人。所以,我一直在想,對于老年人而言,即便身體在每況愈下,即便躺在病床上,也要加油、努力,或許奇跡就發生了呢。 經常會有一些人認為,人的壽命長短,是命中注定的,是人基因決定的,好像并無毛病,但我還真想說,有這種想法的人太過于偏激;就拿上面的2個案例來說,要是他們自我放棄,能一步步挺過來嗎?答案就一個,根本不可能! ![]() 除了個人的基因問題,我們每一個人的健康和這4個因素息息相關,我們人的壽命長短還是取決于自己的生活方式。 1.排在第四位的因素:運動 運動,雖然有利有弊,但不要忘記那一句很有寓意的話:生命在于運動!我們不僅要趁年輕參與積極運動,即使是老年人也同樣如此,只是注意選擇自己運動的方式。 ![]() 特別是一些老年人,雖然年齡已經70多,但每天還在堅持運動,甚至還有一些人在參與半馬比賽,看著他們的身體矯健、硬朗,根本不像老年人,不過這僅是少數;對于大部分老年人而言,自認為自己老了,從心底就沒想著要鍛煉一下,自然身體衰老會更快、三高等毛病。 2.排在第三位的因素:充足的睡眠 對于老年人而言,一般都還是能滿足充足的睡眠的,畢竟他們均有一個習慣,早睡早起;而對于年輕人或中年人而言,如今能保證睡眠充足的真很少。 ![]() 經常會遇到一些患者,就是在熬夜、加班等過程中發病的,比如腦出血、腦梗、心梗等,這種情況相信很多人也聽說過。其實,熬夜是非常傷身體的,它會打破我們的生物鐘,導致我們自身的內分泌紊亂、身體的免疫力下降,容易引發病邪侵襲。 3.排在第二位的因素:心態 我們身體不好的人,特別是躺在病床上的患者朋友們,他們均有一個特點,心態不好,容易激動、憤怒、焦慮、憂郁.......... ![]() 其實,也不難發現,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大多數人對生活的態度,都是很難放下的,追求的太多,欲望過于強烈,達不到時總會有一些復雜的情緒變化,不能很好的管理自己的情緒。 要是一個人的心態不好,情緒管理不當,每天都是活在激動、憤怒、焦慮、憂郁的狀態下,身體一定會憋出大問題的。 4.排在第一位的因素:呼吸 我們在臨床中經常說生命體征是呼吸、脈搏、血壓、心率,其中最能反映身體的是呼吸,我們經常會調侃一個人,他還有沒有氣,是不是斷氣了? 所以,一個人的身體要健康,順暢的呼吸是非常重要的,它對于我們的壽命長短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如今,我們所有亞健康人群,卻忽視了自己的呼吸有異常,直到自己每晚睡不好、睡眠質量變差、胸悶了還不會往這方面考慮,還在拿著睡眠去監測、心臟去查? ![]() 其實,大多數人即便沒有癥狀,呼吸也是早已有問題的,比如您肥胖、睡覺打呼嚕、晨起口干舌燥、不愛運動、女性抬肩挺胸呼吸、體態不良的人,這些都足矣說明您呼吸不順暢,久而久之,您的身體出現毛病了,卻不知咋回事。 所以,人的壽命長短,最核心、最關鍵的還是這4個因素,當然可能有很大一部分已經對運動、睡眠早已關注,卻還沒意識到一個人的心態、心情和呼吸好壞才是起著決定性作用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