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濟學上,有一個“復利法則”。 意思是說,一個人把精力投入到一個領域,長期堅持,利益就如滾雪球一樣增加。 愛因斯坦說過:“復利的威力比原子彈還可怕。” 也如同《禮記·大學》里說的道理:“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很多人抱怨自己命苦,也耗盡心思去改變命運,但是效果不盡人意。 其實,改變命運的過程,大都符合“復利法則”,反之,欲速則不達。 01 運氣,就是“日行一善”。 人總是夢想著:“自己走大運就好了。” 也不想清楚,小運氣都沒有,大運氣從哪里來?大運氣,不是小運氣的累積嗎? 要明白,你連給人搭把手都不樂意,還要人托舉你,這是做不到的。反之,什么都做到了。 明代的思想家袁了凡,參加科考,做了官。 孔先生給他算了算,也就是做一個小官,職位有限。并且壽命,大概五十歲吧。 云谷禪師卻是另一種說法:“一輩子做好事,什么都好起來。” 袁了凡做官后,積極為地方百姓服務,還爭取到減稅的政策。他的母親也幫忙做好事,還用記錄下來。 做了上萬件好事之后,袁了凡成為了群眾的大貴人,升任兵部職方司主事,謀劃平壤大捷。也順順利利活到74歲。 眾所周知,人要走大運,就要形成“眾人拾柴、厚德載物”的格局。 唯有每天做好事,一輩子不做壞事,才能道德高尚,被所有人認可。從而人生一路開掛。 02 財富,就是“日存一金”。 我們都希望自己腰纏萬貫。 但是別以為,日進斗金,就等于發財。 錢到了你的手里,但是沒有留下來,就等于瞎折騰。比方說,小偷,一個夜晚,可以獲利幾千元,甚至幾萬。但是沒有經過小偷發財的,他們還被社會懲罰。 賺靠譜的錢,然后想辦法留下來。一日存一千,千日千錢,財富就來了。 一對打工夫妻,每天存款五十元。一年就是一萬八千多。從三十歲到六十歲,也會有五十多萬。在小縣城,這也算是富人了。 很多中年夫妻,買房之后,逼著自己還貸。這上百萬的房子,也搞定了。這也是存錢的方見證。 你再多的錢,也是一塊一塊湊成的。反復湊,一家人一起湊,數目會是巨大的。 03 真愛,就是“日有一心”。 成家,是改變命運的重要歷程。 從一個人奮斗,變成兩個人奮斗,力量翻倍。 并且有的人成家之后,得到了雙方父母的支持,事業一下子就做起來了。 但是,為什么別人輕輕松松就找到了對象?別家兩口子,那么恩愛?你卻孤身一人? 不是你沒有本事,而是你付出的愛心不夠。或者你的心思,沒有集中在一個人身上,總是在幾個人之間游離。 婚后,你的心中有兩個異性,那么你注定還要離婚。起碼你和愛人,是沒有什么改變命運的合力的。
把心思放在一個人身上,每天都問候,微笑,商量。出門,都會想一想,給他帶點什么東西呢?這樣過一生,你不會沒有愛人。 04 能力,就是“日學一課”。 晚清的名臣曾國藩,天性是愚鈍的。 有一天他背書幾個小時,都沒有進展。而是一旁的小偷,聽了聽,就會背了。 但是小偷,到底沒有成才,曾國藩卻成才了。 為什么會這樣?看看曾國藩的《日課十二條》,就一清二楚了。 每天讀書,還反思自己,把所想所學,記錄下來。 夜里不出門,一定要讀書,練字——雖有事,不間斷。 不要一天就狠狠讀書三四本,沒用的。每天讀書一課,搞懂悟透,才有用。 改變命運,需要你有能力。能力的來源,就在讀書之中。讀了紙張書,又讀社會的書,工作經驗的書,經過反復訓練,就會給你帶來技能,精神的層次。 人,每日精進。進到一定的程度,就是厚積薄發。 05 健康,就是“日能一動”。 改變命運,沒有健康的體魄,是不行的。 也有一些人,上半生努力改變自己,但是一次生病,耗盡了一切。命運到底是凄涼的。
我們不要去做太復雜的運動,也不要去學很多種類的運動,能夠在一項運動上,堅持下去,就夠了。 作家村上春樹,從三十多歲開始跑步,這一開始,就是三十多年。 持續的跑,讓他有好身體,寫作的精力更加旺盛。 他說:“在長跑中,如果說有什么必須戰勝的對手,那就是過去的自己。” 見過太多的人,天天喊運動,還買了器材,卻不見行動。或者堅持三五天,就放棄了。 也有人等六十歲,退休了,才開始運動。但是六十歲的時候,已經茍延殘喘了,運動都做不到。 只有,冬練三九,夏練三伏,現在行動,才是最正確的做法。 06
一輩子幾十年,也許一件事都做不完。你卻要做很多事情,這難免一事無成。 不如集中精力,去做一件事,用健康的身體、和睦的夫妻關系、學習的能力等,作有力的支撐。 所謂改變命運,往往是干一行,愛一行,專一行,成一行。 請相信,量變到一定程度,就是質變。 作者:布衣粗食。 關注我的文字,走進你的心靈。 文中配圖來源于網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