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今數字化浪潮席卷全球的時代,傳統文科專業正經歷著前所未有的變革。對于即將面臨高考選擇的高中生來說,雙學士學位項目為他們打開了一扇通往復合型人才培養的大門。接下來跟著小優一起來了解下吧! 跨學科融合 ![]() ![]() “雙學士學位”項目是指本科生在大學本科期間,同時修滿兩個專業的教學計劃規定的學分,并通過相關考核。本科畢業且達到學士學位要求后,可被授予雙學士學位。該項目通過跨學科融合,讓學生修讀兩專業核心課程,構建了多學科知識體系,采用多學院教師聯合授課拓展學習資源,且學位證書明確標注雙學位,社會認可度高,就業更具優勢。 “人工智能+文科" 項目更是其中的亮點,它旨在打破文理壁壘,讓學生既能掌握自然語言處理、機器學習等人工智能核心技術,又能深入研習文科知識。這種 "技術+人文" 的知識架構,顯著提升文科生在智能時代的職業競爭力。 國內多所大學已積極開展“人工智能+文科" 雙學位項目,以下為大家介紹三所各具特色的院校: 北京科技大學作為教育部直屬的“雙一流”建設高校、“211工程”及“985 工程”重點建設高校,在材料科學、人工智能等領域形成顯著學科優勢。學校依托外國語學院與人工智能研究院的跨學科資源,于2025年新增“英語+人工智能” 雙學士學位復合型人才培養項目,推動英語與人工智能技術的深度融合。 ![]() 在課程設置上,通過“外語人文+人工智能技術”雙軌課程體系,構建跨學科知識結構。在夯實學生英語語言文學素養和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基礎上,掌握語言智能系統開發、數字敘事設計、文化產品建模等相關技術,培養學生基于人工智能技術的語言智能應用能力、面向國際市場的數字文化產品設計能力、運用大數據分析的文化傳播策略制定能力。 在科研資源方面,一方面整合校內科研平臺,依托外國語學院 “當代語言科學研究中心”和智能科學與技術學院重點實驗室,為語言認知與智能干預研究提供實證支撐;另一方面拓展校外實踐,與騰訊、字節跳動等企業共建實踐基地,為學生提供數字文化產品開發、跨文化傳播策略制定等實戰機會。 北京師范大學作為 "985工程""211工程 "及"雙一流"建設高校,擁有深厚的歷史底蘊與卓越的學術實力。學校依托文學院與人工智能學院的學科優勢,于2025年啟動"漢語言文學(應用語言學方向)+人工智能" 雙學位項目,緊密結合國家重大戰略需求,推動人工智能、大數據等現代信息技術與漢語言文學專業深度融合。 在培養模式上,通過“人工智能+高等教育”的教育教學改革專項“1228計劃”,該計劃以3-5年為期,促進專業人才培養與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合。學生將修讀漢語言文學和人工智能的核心課程,構建跨學科知識體系,培養交叉學科思維方式與較強的編程實踐能力,成為能融合應用語言學和計算機科學方法解決實際問題的高素質復合型人才。 在科研平臺支撐上,北師大依托 “中國語言文學”“語言學” 等雙一流學科,建成 “中國文字整理與規范研究中心”“漢字漢語研究與社會應用實驗室” 等國家級科研平臺。這些平臺不僅為學生提供千萬級語料庫、智能分詞系統等前沿資源,又助力學生在漢字智能檢索、自然語言處理等真實科研場景中,提升語言數據處理、算法優化等實操能力。 湖南師范大學作為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的大學,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依托外國語學院與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的學科優勢,于2025年新增“翻譯+人工智能”雙學士學位培養項目,響應國家“新文科”戰略與智能時代語言服務需求。 該項目采用小班制、雙導師制培養模式,由翻譯學與人工智能領域專家學者共同組建導師團隊。注重培養學生扎實的英語語言綜合運用能力,融匯翻譯理論與實踐技能,熟悉人工智能理論與方法在翻譯領域的運用,旨在讓學生具有家國情懷、國際視野并能熟練運用人工智能技術的復合型翻譯人才。 多元就業方向,發展前景向好 ![]() ![]() "人工智能 + 文科" 復合型人才就業領域多元:可進入科技企業從事自然語言處理、智能系統開發;或在教育行業參與智能課程設計,也可在文化傳播領域負責數字產品建模與跨文化傳播策略制定,還能在涉外機構、高科技企業從事人機協同翻譯與本地化管理工作。 從發展前景來看,隨著人工智能與各行業的深度融合,"人工智能+文科" 的復合型人才需求將持續增長,這類人才既能發揮文科的人文素養和語言優勢,又能借助人工智能技術賦能行業發展,在就業市場中具有獨特競爭力。除了 "人工智能+文科",文科領域還有其他雙學位模式,比如 "法學+會計"" 經濟學+社會學 " 等,這些模式同樣通過學科交叉融合,培養具備多元知識和技能的復合型人才,滿足不同行業對跨學科人才的需求,為學生提供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報考建議 ![]() ![]() 雙學位課程量通常比單專業多30%-50%,課業壓力較大,需評估自身時間管理能力,合理規劃學習節奏,確保能同時文科知識與人工智能技術課程的實踐。 優先選擇兩專業均具備強勢學科基礎的高校:一方面,可查看目標院校的專業是否為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如漢語言文學是否入選 “雙萬計劃”、人工智能學院是否擁有省部級重點實驗室),這直接關系到課程質量與科研資源;另一方面,留意學校的特色資源稟賦,如對接區域產業的實踐平臺,這些資源能為跨學科學習提供更精準的應用場景,增強理論與實踐結合的深度。 直播預告 ![]() 直播時間:5月25日(周日)上午8:00 主講人:宋老師 升學規劃高級講師,熟知高報重點,助力數千名考生升學避坑 直播主題 1.優志愿高考志愿填報演練點擊下方卡片立即預約 ![]() 想具體了解上述院校在自己省份的分數線、錄取位次,可以使用優志愿,找大學功能幫助你了解更多院校情況,找到適合孩子的院校與專業。有需要的考生和家長可千萬不要錯過! 特別聲明:本文為優志愿(youzy_cn)原創作品。未經著作權人授權,禁止轉載和使用,否則將承擔法律責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