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章際,男,布依族,貴州獨山,生于1976年,貴州省黔南州獨山縣影山鎮翁臺村甲乙人,教師。現中華詩詞學會會員;中國楹聯學會會員;中國詩歌學會會員;人民書畫家。
墨染生靈韻,筆藏天地情
—— 劉章際先生畫作賞析
在劉章際先生的筆下,自然生靈不再是單純的物象摹寫,而是被賦予了生命的溫度與詩意的靈魂。花鳥魚蟲于宣紙上舒展身姿,或靈動鮮活,或風情萬種,每一根線條、每一抹墨色都流淌著畫家對世界熾熱的愛與深沉的眷戀。石濤所言 “對花作畫將人意,筆墨傳神總是春”,恰是對其創作心境的精準詮釋。他以水墨為媒介,將翠竹的凌云之志、荷花的高潔之姿,化作承載道德情操的藝術符號。煙雨中的雨竹朦朧而堅韌,清風里的嫩竹搖曳而清雅;荷花圖中,濃墨潑灑的荷葉蒼郁厚重,氤氳墨色間,紅白荷花亭亭玉立,幽鳥點綴,為畫面注入攝人心魄的靈韻,盡顯墨趣橫生的藝術境界。
劉章際先生對荷葉的描繪,堪稱水墨技法的創新典范。傳統畫家遵循 “筆墨之理同于生理”,以主脈為綱,向四周分披運筆;而他另辟蹊徑,打破常規,讓縱筆揮灑的軌跡與大葉脈線神形契合,在奔放的筆觸中放射出葉筋,使荷葉既有磅礴氣勢,又具豐富層次。這種筆墨技法的突破,不僅展現了他獨特的藝術視角,更賦予荷葉新的生命與韻味,成為其畫作的標志性特色。
其山水畫深得 “外師造化,中得心源” 的玄奧真諦,無論是如史詩般壯闊的巨幅鴻篇,還是似絕句般精巧的尺牘小品,皆蘊藏著直擊心靈的藝術魔力。他以古法為骨,勾勒皴染間,將故土的一草一木、游歷之地的奇山異水,化作宣紙上自然純粹的墨色詩篇。畫面摒棄矯揉造作,盡顯正統山水的古樸風骨,墨色如璞玉般溫潤本真。水墨在宣紙上交織纏綿,似一首無聲的樂曲,溫潤和諧的色調流淌出舒緩的韻律,氣韻如山間清泉自然流轉。畫面簡淡卻意境深遠,方寸之間,觀者仿佛能窺見天地的浩瀚與永恒。當筆墨緩緩游走,畫家的心境、詩意與山川的靈韻水乳交融,繪就的不僅是山水畫卷,更是一場跨越時空的心靈對話。觀者沉浸其中,既能聆聽自然的低語,又能觸摸到畫家對萬物深沉的愛意。這些畫作,是筆墨與靈魂的深情相擁,是傳統與創新的完美共舞,更是藝術與生命的永恒回響。
歡迎點贊留言,喜歡老師作品請隨時聯系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