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從1644年入關開始,統治整個中國的時間長達268年的時間。 由于清朝的剃發政策,和落后的封建統治,所以許多人并不喜歡清朝。 特別是到了清朝末年的時候,清朝統治者只顧自己貪圖享受,面對西方列強的侵略,除了消極抵抗外,后來甚至是淪為了列強的買辦,清朝統治者和洋人一起欺負老百姓。 為了拯救民族的滅亡,于是就有人站起來反抗清朝的統治。 在反抗清朝的統治中,有洪秀全領導的太平天國起義,還有孫中山領導的同盟會。 最后太平天國在清軍的鎮壓下失敗,而孫中山領導的同盟會被認為是推翻清朝的主要力量。 下面是我的個人見解,不代表就一定是正確的。 我們知道清朝最終的滅亡,是因為辛亥革命的爆發,而領導辛亥革命的主要是同盟會的成員。 在辛亥革命爆發前,由同盟會領導的鎮南關起義、欽廉上思起義、云南河口起義等,都以失敗告終。 當然雖然有許多人反抗清朝的統治,但是效忠清朝的封建勢力也有不少,清朝還有著自己的軍隊,再加上有洋人支持清政府,所以想要一下推翻清朝,也并不是那么容易。 1911年,清政府為了討好西方列強,于是就出賣國家利益,將修建的鐵路路權,準備賣給美、英、法、德這幾個國家。 清政府在將路權賣給西方侵略者前,先得將路權給收回來。因為清政府修的鐵路,是民間集資修建的,這里面有地方上的地主、商人的股份,甚至還有農民的股份。 為了阻止清政府收回鐵路的管理權,于是湖北、四川、湖南、廣東等地自發組織了保路同志會。 當時四川省內的保路運動最壯大,于是清政府就用武力鎮壓四川人民的保路運動。 在清政府的鎮壓下,四川人民并沒有屈服,而是爆發了更大的武裝起義。 清政府為了鎮壓四川各地爆發的武裝起義,于是就決定調遣駐扎在湖北的清軍入川。 等到清軍入川后,湖北武昌的兵力就空虛了,然后就給辛亥革命的爆發制造了機會。 很快辛亥革命就席卷全國,只有短短一個月的時間,就有十幾個省份宣布脫離清政府的統治。 在南方各省宣布脫離清朝的統治后,清政府還想要繼續掙扎,無奈的是,清政府訓練的北洋新軍,只聽袁世凱的號令,卻不聽清政府的命令。 于是在袁世凱和南方革命黨達成協議的前提下,由袁世凱逼宮,最終逼迫清朝末代皇帝溥儀退位。 在清朝的滅亡中,西方列強的侵略,太平天國起義,同盟會領導的革命,還有袁世凱領導的北洋軍不忠于清政府,都是導致清政府滅亡的原因之一,而四川爆發的保路運動,就成了壓倒清政府統治的最后一根稻草。 然而這一系列的原因,其實都是清朝統治者自己造成了。 清朝統治者搞閉關鎖國的政策,導致清朝的武器和制度落后西方。 然后在西方列強的侵略下,清政府無法抵抗西方列強的侵略,使中國淪為了半殖民半封建的國家。 也正是在這種情況下,許多愛國志士看到清政府的無能,于是就加入了同盟會。 等到慈禧太后和光緒皇帝死后,清朝統治者搞假立憲,搞了一個大多數由皇族成員擔任內閣的皇族內閣。這樣一來,又寒了許多官僚集團的心。所以在辛亥革命爆發后,許多早已經與清政府離心離德的官僚集團,就趁機宣布脫離清政府的統治。 如果清政府一開始就對老百姓好,而不是統治階級只顧自己貪圖享樂,在面對列強入侵的時候,老百姓只會更加支持清政府抵抗侵略,而不是要舉起推翻清政府統治的義旗。 清朝統治者如果不搞閉關鎖國的政策,中國的科技發展,也不會落后于西方,也許就不會遭受列強的侵略。 再就是清朝統治者舍不得放棄自己的權力,搞一個皇族內閣,讓許多漢族官員不愿意再為清朝效力。如果清朝統治者,是真心想要改革,不搞假立憲,也許在辛亥革命爆發的時候,還是會有許多人繼續擁護清朝的統治。 所以清朝的滅亡,完全是清朝統治者貪圖享受,不愿意放棄權力,對老百姓壓迫,對列強卑躬屈膝導致的。 所以滅亡清朝功勞最大的,其實是清朝統治者自己。 試問一個對老百姓好的朝廷,一個對外強硬的朝廷,有哪一個人會想著去推翻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