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1950年“臺銀 金瑞山 驗”一兩金條一枚,成色:991,重量:1.003市兩,實際重量:31.2克;金瑞山銀樓代鑄臺灣銀行金條,由臺灣銀行委托資源委員會金銅礦務局復驗并加蓋“驗”印,存世數量遠少于同時期中央造幣廠鑄廠條。據戴學文在《你所不知道的國府黃金》一書中著述:1949-1950年,國民政府為穩定金融、取信民眾,實施《臺灣銀行黃金儲蓄辦法》,由臺灣銀行委托臺北金瑞山、美華、金再興、益記四大銀樓,辦理黃金存兌業務。儲戶將新臺幣折合黃金存入,期滿后即可憑存折或存單兌取黃金。臺灣銀行用來兌付黃金儲蓄的實體黃金,則由中央銀行提供。臺銀將這些金料分為兩部分:其一,委托中央造幣廠熔鑄成各型廠條;其二,委托臺灣銀樓業最具聲望的金瑞山,改鑄成十兩、一兩及以下克重的小型金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