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中風先兆會有什么癥狀呢?第一,最主要的癥狀出現一過性的頭暈,我們就要警惕。第二,沒有原因的失眠,要警惕。第三,兩個手或左或右,大拇指和食指,時而減輕,時而加重的發麻,突然拿個東西拿不住了,突然把杯子碰倒了,這也要警惕中風,這也是中風的前兆。還有一個癥狀也比較常見,尤其50歲以上的人吃飯出現嗆,隔幾天就出現,也要警惕中風。 74.面神經麻痹的治療——選穴。①.近處選穴:這個病針灸的效果很好,就可以扎下關,下關穴一定要得氣,還可以選一下風池,或者枕骨乳突跗近,局部扎針可以再刺一下迎香,可以用瀉法的施針。②.遠端配穴:風熱的用合谷,如果是偏風寒的,就扎外關,4針。③.輔助治療:當我們扎完針的時候,這不是正氣引邪嗎?再在健側腮內,嘴里面,用三棱針可以挑刺里面的白筋,那是風涎,來減小它往過拽的力量,就能恢復的快。 75.面癱治療是最容易的,這個病很輕淺,你用藥深了,傷及無病之地,起不到很好的效果。大家可以參照什么?參照感冒辯證,①如果偏于風寒的,就用麻黃湯。②偏于風熱的,用銀翹散加味。宋老師常用劑量:金銀花30克,連翹15克,淡竹葉6克,荊芥6克,牛蒡子10克搗,桔梗10克,蘆根30克,甘草6克,赤芍15克,丹皮15克,白僵蠶10克,蟬衣6克。看到蕁麻疹、風疹,或者猩紅熱,疹團和疹子是色紅的。加味銀翹散是我30來年研究出來的非常有效的一個神方和神效五苓散的療效相媲美,如果是紅的,直接用這個,沒有問題。 76.邪在于絡分兩種情況:一種邪在于浮絡,會出現身癢、癮疹,身上起風疹團塊。一種邪在于深部的絡脈,就會出現肢麻這種情況,也叫中風前兆。治療:a.形成風疹、癮疹的團塊,這屬于風,局部皮膚的疙瘩又高起,證明皮下有濕,散風除濕,非麻黃加術湯不速效。b.色是白的癮疹,又有汗,就用桂枝湯加玉屏風散,有的時候需要用到黃芪,有時候不需要,只有白術和防風就夠了。 77.氣虛則麻,血虛則木。所謂的麻,患者的感覺功能有障礙,總是感覺手里有一種不知痛癢的感覺。木是患者的手去拿東西,感覺不到,這叫木。我們捏個筆,覺得沒捏到,或者捏的比筆要厚,這叫木。 78.生黃芪既能補氣又能行氣,黃芪又主大風,能袪風。 79.防風是祛風之潤劑,它不傷人體的津液。但是又能通絡,又能袪風還不傷人的,只有鐵線蓮,又叫威靈仙。 80.茯苓是什么?袪三焦之水濕。而且這個藥是唯一一位通靈的藥。 81.肢麻方原方的常規計量:黃芪常規是15克,當歸10克,川芎10克,白芍15克,威靈仙15克,天麻6克,丹參15克,蘇梗10克,陳皮6克,茯苓15克,桑枝10克,炙甘草6克可用可不用,相機行事。如果患者肢體麻木的嚴重,就要加重黃芪的劑量,麻的重的可以用到60克,其他的藥量不要動。 82.臨床上常見的中風或者是中風后遺癥,最常見的兩大類型:軟癱,硬癱。在金匱要略里面中風篇講了兩大處方,一個是古今錄驗續命湯,重點是治療軟癱的,常用的劑量選各6克,川芎和杏仁就減一下量,也可以根據體質取10克、15克;另一個千金三黃湯是治療硬癱的。軟癱更容易處理一些,硬癱就很難。 83.古今錄驗續命湯對肺氣腫或者肺心病也有機會治療,還有過敏性鼻炎。 84.腹滿有兩個要加的,枳實與厚樸。枳實通天徹地,從上到下打個通道。厚樸是縱向打個通道,加寬幅度。 85.神效五苓散是治眩第一方,神效五苓散和近效術附湯如何區別應用?1、神效五苓散或者五苓散的頭暈主要表現:①主癥是頭暈,②口渴,欲飲水,飲不解渴。如果說舌頭是水潤的,甭管他渴不渴,你也照常用。③嘔、小便不利,脈浮、有汗,這是五苓散和神效五苓散的主要癥狀。2、近效術附湯就沒有嘔,沒有渴,沒有小便不利。一方面單純的一個眩暈,第二,還有食不知味。注意術附湯這張方子也不能見到頭眩頭暈的人,你就用。如果他是肝陽上亢,是絕對不能用這種方子,要選用其他類的方如天麻鉤藤飲了,鎮肝熄風湯之類的。所以說這里講的是針對這種型的,濁陰上逆型的,就可以用術附湯。 86.如果我們遇到了,突然的,患者出現人事不醒,半身不遂,或者口眼歪斜。中醫人就要問一下,他大便通不通,如果家屬不知情,還有沒有辦法?當然有。可以用手在他的左少腹,降結腸、乙狀結腸按一按,如果按到硬塊,不用問,他也幾天沒大便了。這種情況下,可以用后世醫家的星萎承氣湯。 87.急性中風針灸治療:如果遇到脫證,就是眼睛是睜著的,嘴巴也是張著的,留著哈喇子,咕噠咕噠有一口氣兒,身上都是軟的,手是張開的,有汗的。中醫可以用艾灸的方法,可以隔附子灸神闕關元。如果是閉證就放血。 88.在《靈樞》經里面曾經說,屈而不伸,其病在筋,伸而不屈,其病在骨。這句話一定要記下來。 89.為什么不讓喝牛奶呢?牛奶主要是堵塞三焦的孔道。人體的三焦系統,就像人體的一個大的過濾網,它不僅承載著過濾的功能,而且還承載著運輸的功能。三焦者,腠理毫毛其所應,三焦者氣血運行之通路。尤其近些年,發現12歲到二十幾歲,得腦膠質瘤,淋巴癌,血癌的小朋友越來越多,仔細詢問他的生活史,大多與過度的喝奶有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