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 休止期脫發是一種由于毛囊周期紊亂、以大量休止期毛發同步脫落為特征的彌漫性、非瘢痕性脫發疾病 ,由 Kligman 在 1961年命名。此時頭皮毛囊70%處于生長期 ,30%處于休止期。休止期脫發是彌漫性脫發的最常見的病種,根據病程長短可分為急性和慢性。 急性:起病急,每日脫發量>300根 ,常引起患者心理壓力增大。潛伏期一般為2—3個月。病程多持續4—6個月 ,95%的患者脫發能在半年內自行得到控制。 慢性休止期脫發 ,無明顯病因。病程常>6個月 ,可長達2~3年 。 本病由毛囊周期紊亂所致,毛囊周期改變如生長期和休止期的縮短或延長、毛囊同步循環均可誘導毛干在休止期同步脫出 ,從而導致休止期脫發的發生,具體可以歸納為: 毛干過早脫出 ,如使用米諾地爾時導致提前進入生長期和休止期縮短 ,而發生的早期脫發; 毛干同步脫出 ,如產后脫發和季節性脫發 ,分別是生長期延長和休止期延長; 毛囊提早進入休止期,如藥物、節食和自身免疫等病理性因素造成生長期毛囊提前進入休止期。 脫發為彌漫性,全頭均勻分布,枕部與其他部位同等受累,但前額短發和顳部毛發變薄是本病較為明顯的征象。頭皮正常,無炎癥表現,毛干無變細,并可有大量新生短發。拉發試驗陽性或弱陽性 ,即脫落的毛發達不到陽性標準的 10%,只有1%~2%,但遠比正常人多。脫落毛發的發根多為杵狀發,不同于斑禿患者多具有生長期發根的改變。 皮膚鏡征象和其他影像檢查 :頭皮的皮膚鏡征象主要為多量毳毛生長 ,毛囊單位的毛干數目正常或略為減少 ,終毛發干直徑較均勻 ,粗細差異 <20%,無斷發、黑點等征象。 診斷主要通過病史和臨床表現,以及毛發專科檢查 。鑒別診斷主要是彌漫性斑禿 、雄激素性脫發,即男性型、女性型脫發 。彌漫性斑禿的發病亦為急性 ,脫發往往比急性休止期脫發嚴重 ,可見小脫發斑,脫落的發根是生長期和休止期毛干,皮膚鏡有典型的征象 ,如感嘆號發、 斷發、黑點等 。雄激素性脫發有特定的脫發區域 ,一般只累及頂部和頂枕部 ,而枕部尤其是下枕部毛發正常。尚有極少數患者主訴長期大量脫發 ,但毛發密度及分布并無異常 ,需要排除心 因性假性脫發 ,必要時需組織病理學檢查以確診。 急性彌漫性脫發常引起患者的恐慌和心理問題 ,影響美容和生活質量 。治療首先是通報病情和安撫患者 ,預報病程常能使患者得到安慰 。停用誘導退行期的藥物如B阻滯劑、維A酸、他巴唑等抗甲狀腺藥物、抗凝劑等, 補充鐵、鋅和蛋白質 ,可使用多種維生素和微量元素。外用5%米諾地爾酊,使休止期縮短,加速生長期的發生。 治療前景在于發現對調整毛囊周期針對性更強的藥 物,如抑制退行期和脫出期 ,使毛發更長久地存留在毛囊中。急性休止期脫發是自限性疾病 ,絕大部分患者的脫發常在數月內自行緩解。如果長期不緩解 ,需要考慮雄激素性脫發和彌漫性斑禿 ,以及腸道吸收不良、貧血、慢性失血的可能性 。另外 ,產后脫發患者愈后會在一定時間內有周期性脫發增多情況 ,即遺留毛囊周期同步化的情況 。少數女性急性休止期脫發和產后脫發患者可繼發女性型脫發。 ![]() 參考文獻: 章星琪.休止期脫發診療新進展[J].中華皮膚科雜志, 2017,5,50( 5):388-39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