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昱(生卒年不詳),字光弼,號一笑居士,又號可閑老人,廬陵人。元末明初詩人。
早年師事虞集。元至正年間,歷官江浙行省左、右司員外郎,行樞密院判官。張士誠占據(jù)蘇州,以禮請其出山,堅辭不就。張士誠敗亡后,明太祖朱元璋召至京師,見其老態(tài)龍鐘,厚賜遣還,后歸老于西湖山水間。卒年八十三。有《廬陵集》。

《小寒》
花外東風作小寒,輕紅淡白滿闌干。
春光不與人憐惜,留得清明伴牡丹。
《題漁村晚照》
在在溪灣盡曬罾,暮天秋水碧澄澄。
幾家漁舍云深處,紅樹寒山路慣登。
《寄三塔寺寬虛海》
望見寺前三塔近,老夫指擬駐行舟。
無端一陣東風雨,吹過湖南不自由。
《感事》
雨過湖樓作晚寒,此心時暫酒邊寬。
杞人惟恐青天墜,精衛(wèi)難期碧海干。
鴻雁信從天上過,山河影在月中看。
洛陽橋上聞鵑處,誰識當時獨倚闌。
《聽雪軒》
化機潛運本無聲,學(xué)士情多睡未成。
隱幾欲同蟬殼蛻,開門惟恐鶴巢傾。
花飛翠袖寒光動,茶煮銀瓶夜氣清。
小閣下簾人似玉,舞衣制得五銖輕。
《金山寺》
六鰲捧出法王宮,樓閣居然積浪中。
門外鷗眠春水碧,堂前僧散夕陽紅。
楊州城郭高低樹,瓜步帆檣上下風。
人世幾回江上夢,不堪垂老送飛鴻。
《汴河懷古》
家國承平厭萬機,輕乘黃屋出京畿。
三年巡狩前王有,千里看花亙古稀。
河畔柳條春自長,苑中螢火夜還飛。
當時九廟躬辭日,肯信龍舟更不歸?
《題夢焦軒》
道人內(nèi)視已超然,一息薰香遍大千。
駭鹿始知身似夢,覆蕉曾悟佛中禪。
袈裟萬朵天花里,世界千重梵網(wǎng)邊。
重見毗那峰頂上,手開樓閣說因緣。
《寄馬孝常》
好是吳門馬孝常,百年俱是夢中忙。
謾憑青鳥往相問,說道白眉今更長。
陽羨故人俱契闊,鯨湖歸棹又相將。
重來定及先春雨,要試陶家雪水香。
《送湯僉書還京》
天上城開白玉京,仙曹列職侍金庭。
行人半是從龍氣,載筆都憑躡鳳翎。
鳷鵲西飛云渺渺,蓬萊東望海冥冥。
道家自古無離別,唯誦空歌送使星。

《同趙郎竹園夜飲》
塵土無由得見侵,粉墻高護碧云深。
日行南陸暑不到,月度天河龍自吟。
沉飲何妨同阮籍,幽情亦或過山陰。
夜涼庭院羅衣薄,吹徹參差思不禁。
《同貢有初觀潮賦》
舊時八月潮生日,士女傾城出看潮。
秋唾似從天上落,晴歡宜向酒中消。
氣爭鳥道為森爽,勢合龍宮亦動搖。
今度可憐成獨往,海門斜日共蕭條。
《送張經(jīng)歷之敘州》
別酒無嫌醉似泥,敘州又過洞庭西。
云濤浩渺連三峽,井邑凋殘接五溪。
雪嶺侵天無雁到,楓林蔽日有猿啼。
憑誰喚醒王褒夢,除是陳蒼碧野雞。
《夜登天童寺觀海日》
登臨何事獨關(guān)情,北斗闌干對面橫。
漢使猶空河畔影,霓裳如在月中聲。
魚龍水闊星辰動,鴻雁風高鈴鐸鳴。
不待下方雞唱罷,衲僧東指海云平。
《繡球花次兀顏廉使韻》
繡球春晚欲生寒,滿樹玲瓏雪未干。
落遍楊花渾不覺,飛來蝴蝶忽成團。
釵頭懶戴應(yīng)嫌重,手里閑拋卻好看。
天女夜涼乘月到,羽輪偷駐碧欄桿。
《游天臺山回別省院諸公》
明時無日不從容,三月清游在醉中。
晚岫遠當云際碧,野花爭近馬前紅。
雖非奉使河源上,猶及題詩浙水東。
甚覺淹留煩從者,靦顏何以答諸公?
《陪宴相府得芍藥花有賦》
醉吐車茵愧不才,馬前蝴蝶趁花回。
玉瓶盛露扶春起,錦帳圍燈照夜開。
垂白敢思溱洧贈,欹紅還是廟廊栽。
揚州何遜空才思,惟對高寒詠閣梅。
《雨中過蕭山誼上人別院》
雨棹茫然出鏡湖,客行偏爾畏泥途。
僧中果得奇男子,我輩真成賤丈夫。
重席自能為我設(shè),大尊不用問人沽。
從容暖閣得佳睡,此意支郎世有無?
《題醉墨堂為桐江俞子中賦》
世稱草圣惟張旭,氣在神先從所欲。
醉來捉筆走風雷,電掣長云夜相逐。
健于大野戰(zhàn)蛟龍,媚似輕波浴鴻鵠。
由唐至今幾百年,筆法竟爾失其傳。
芝翁乃若神所授,亦以醉墨題堂前。
晴絲罥空王逸少,生蛇絆樹黃庭堅。
筆法不必問高閑,筆勢不必詢懷素。
縱橫遲疾心自知,曾見公孫大娘舞。
《過歌風臺》
世間快意寧有此,亭長還鄉(xiāng)作天子。
沛宮不樂復(fù)何為?諸母父兄知舊事。
酒酣起舞和兒歌,眼中盡是漢山河。
韓彭受誅黥布戮,且喜壯士今無多。
縱酒極歡留十日,感慨傷懷涕沾臆。
萬乘旌旗不自尊,魂魄猶為故鄉(xiāng)惜。
從來樂極自生哀,泗水東流不再回。
萬歲千秋誰不念,古之帝王安在哉?
莓苔石刻今如許,幾度秋風灞陵雨。
漢家社稷四百年,荒臺猶是開基處。

注:圖片為郭蘭枝(1887一1935)的山水畫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