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為何易引發心梗 急性心肌梗死是冠狀動脈急性、持續性缺血缺氧所引起的心肌壞死。可并發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常可危及生命。在夏季,人體的新陳代謝顯著加快,會使體表的血管擴張,更多的血液循環到體表,在高濕狀態下空氣含氧量下降,從而使心臟的供血、供氧相對減少。 其次,高溫天氣容易引起人體內循環紊亂、心跳加快、冠狀動脈收縮,從而增加心臟的負擔。夏季室外炎熱,房間里空調溫度低,這種忽冷忽熱的環境變化,會使冠狀動脈強力收縮,致使冠狀動脈內已形成的斑塊被牽拉破裂,形成血栓,導致突發心肌梗死。另外,夏天出汗多,人體水分通過汗液大量蒸發,造成血液黏稠度增高,容易出現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從而誘發心肌梗死。因此,需要警惕。 六大常見異常信號當心心梗 1.突然嚴重的心絞痛發作,多發于清晨。 2.原有的心絞痛性質改變(加頻、變劇、持續時間延長),多在安靜休息時發作,含服硝酸甘油療效差。 3.疼痛時伴有大汗、惡心、嘔吐、心律失常、低血壓狀態等,常稱之為梗死前狀態。 4. 心絞痛發作時,出現心功能不全癥狀或原有心功能不全癥狀加重。 5. 有發熱、心動過速、白細胞增高和血沉增快等全身癥狀。發熱多在疼痛發生后24~48小時后出現,體溫多在38℃左右,持續約一周。 6. 心絞痛發作時,心電圖出現ST段一過性抬高或明顯壓低,T波倒置或高聳,或出現心律失常。 對上述先兆表現若能及時辨認,早期入院積極治療,將能使部分患者避免心肌梗死的發生。 ![]() (原文見《益壽文摘》總第3357期 胡桃紅/文) 文字編輯:周 瓊 版面編輯:劉茜茹 審 核:耿基坤 終 審:夏 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