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靈運(385-433),名公義,字靈運,小名客兒,陳郡陽夏縣(今河南省太康縣)人,東晉至劉宋時期大臣、佛學(xué)家、旅行家,山水詩派鼻祖,秘書郎謝瑍之子,母為王羲之的外孫女劉氏。 ![]() 謝靈運年少好學(xué),博覽群書,工詩善文。其詩與顏延之齊名,并稱'顏謝',是第一位全力創(chuàng)作山水詩的詩人。兼通史學(xué),擅長書法,翻譯佛經(jīng),并奉詔撰寫《晉書》,輯有《謝康樂集》。性格狂放不羈,晚年因卷入政治被流放并誅殺,生平頗具傳奇色彩。 ![]() 書法師承二王。受王羲之、王獻之影響,筆法靈動飄逸,線條流暢自然。南朝書論家虞龢《論書表》載其“學(xué)王羲之真書,幾可亂真”。 ![]() 書法風(fēng)格突破楷書規(guī)范,結(jié)體疏密對比強烈,如《山居賦》手稿(傳)中“巖峭嶺稠疊,洲縈渚連綿”句,筆勢連綿如山水起伏。通過提按頓挫、墨色濃淡變化營造節(jié)奏,近似其詩歌的聲律之美。 ![]() 《謝靈運草書帖》疑為唐人摹本。現(xiàn)藏臺北故宮博物院。《唐摹晉人書冊》中含謝靈運草書殘頁,或為唐代鉤填本。 ![]() 張懷瓘《書斷》列其草書為“能品”,評“若巨石當(dāng)徑,騰躍之勢不可遏”;李嗣真《書后品》稱其“縱逸類醉筆”。董其昌曾臨仿其書風(fēng),并在《畫禪室隨筆》中提及謝靈運“以詩心入書,超然物外”。 ![]() 謝靈運草書帖雖真跡無存,但作為文學(xué)與書法交融的典范,展現(xiàn)了南朝文人藝術(shù)的多元成就。其書風(fēng)中的灑脫之氣,恰與其山水詩的清新自然一脈相承,成為理解六朝美學(xué)的重要線索。《謝靈運草書帖》也為后代學(xué)書者提供一個很好的學(xué)習(xí)書法的脈絡(luò),是難得的珍貴法帖。 ![]() ![]() ![]() ![]() ![]() ![]() ![]() ![]() ![]() ![]() ![]() ![]() ![]() ![]() |
|
來自: 新用戶68665845 > 《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