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介紹了急性乳腺炎的針灸放血方法,還有簡化版內關穴針刺,但是還是很多人談針色變。沒辦法,再介紹一個小驗方吧。 在中醫界,蒲輔周老中醫的大名如雷貫耳,其醫術精湛,對藥材的認識更是深刻獨到。今天,就為大家分享蒲輔周老中醫眼中絲瓜這味神奇的藥材,它可不是只能刷碗搓澡這么簡單,還有很多不為人知的妙用! 蒲老指出,絲瓜味甘,性平。新鮮的絲瓜煮食,便有除熱之效,是夏日餐桌上清熱解暑的健康食材。而老絲瓜更是 “深藏不露”,經過燒存性處理后,搖身一變成為治病良藥,在諸多病癥的調理上發揮著重要作用。 ![]()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在解決產后女性困擾的乳汁不通、乳腺炎問題上,絲瓜更是 “實力派”!蒲老推薦老絲瓜連子燒存性研末,用糯米甜酒送服二錢,可起到通乳的效果,助力母乳喂養順利進行。在應對急性乳腺炎初期,《湖南醫藥雜志》1983 年第 1 期也曾記載一個相似的經典驗方:取絲瓜絡 1 節約 15 厘米剪斷焙干,燒灰存性,然后倒入 60 度白酒 30 — 50 毫升,稍涼后用紗布過濾,將濾液 1 次或分次服完,再將濾渣用紗布包好敷在乳腺紅腫部位,膠布固定。每 24 小時更換 1 次。總有效率 約90% 。病后 24 — 48 小時內立即接受此療法效果顯著,超過2天療效不理想。蒲老強調,在使用絲瓜相關方劑時,用酒皆選糯米甜酒。這是因為糯米甜酒性溫,具有通經活絡、調和藥性的作用,與絲瓜搭配,能更好地發揮藥效,溫通氣血,使藥力直達病所。這一用法,與《竹林寺女科秘傳》記載的 “老絲瓜、蓮子等分,燒存性,共為末,酒送,出汗,亦效” 不謀而合,足見其療效經得起時間驗證。 絲瓜絡治病的原理,可能其獨特的網狀纖維結構,擅長通絡,就像人體經絡的清道夫,能快速打通堵塞的乳腺導管,是中醫取類比象的用藥方法。而且它還是吳門驗方五通湯的核心藥材,這方子在中醫界專治各種「不通」問題,從氣血不暢到經絡淤堵,堪稱「疏通界天花板」!此外,吳雄志老師再治療鼻炎鼻塞不通時,也常用絲瓜絡30g。在古書《串雅》中,治療炎癥性疾病,常用經霜老絲瓜,可能因為其較好的抗炎能力。 在外科病癥方面,絲瓜也展現出強大的治療能力。針對令人困擾的坐板瘡,把絲瓜皮焙干研成細末,用燒酒調勻后涂抹,可減輕患處不適;到了寒冷的冬季,手足容易長凍瘡,此時老絲瓜燒存性研末,與臘豬脂調和涂抹,能滋潤肌膚,緩解凍瘡帶來的疼痛與瘙癢。此外,絲瓜絡還能腸風下血等便血癥狀,這里就不多說了。 絲瓜作為生活中常見之物,在蒲輔周老中醫的經驗傳承下,展現出了多樣的藥用價值,真正體現了中醫 “藥食同源” 的智慧。無論是日常養生,還是應對疾病,絲瓜都可能成為我們身邊的 “健康小衛士”。若你也想嘗試用絲瓜調理身體,不妨在專業中醫師的指導下進行,讓這味傳統藥材為健康保駕護航! |
|
來自: 玄易子920 > 《乳汁不下(乳房小乳房萎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