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緒因素會導致人的行為習慣發生變化,乃至病痛死亡。在傳統中醫體系里面,總歸是離不開陰陽五行之理。五行不僅對應不同臟器,還對應五志,用現代話來說,也就是五種情緒: 五行與臟器和五志 五行之木,其臟乃肝,其志為怒; 五行之土,其臟乃脾,其志為思; 五行之水,其臟為腎,其志為恐; 五行之火,其臟乃心,其志為喜; 五行之金,其臟乃肺,其志為悲。 怒勝思:木克土 過思傷脾,如果一個人因思慮過度而導致脾方面出了毛病,就可以故意激怒TA的辦法來使其擺脫這層困擾,也就是怒勝思,本質即木克土。 有人可能沒有這個體會,但可以試想一下,在很多競技場面,面對冷靜的對手,總有些人會挑唆激怒之,使其沒法保持思索狀態,以致于落敗。用在不同的對象上,也是同樣的道理。 思勝恐:土克水 同樣,思勝恐,即土克水之理。過恐傷腎,腎司二便,所以嚴重者甚至二便失禁、屁滾尿流。當一個人感到恐懼的時候,往往是看不透現象后的本質,由于不明其因,所以便對未知產生害怕。若幫其梳理出內在的邏輯,引導其思考,就會感到明顯好轉。 恐勝喜:水克火 恐勝喜,即水克火。過喜傷心,很多人往往因為突發過喜的事,激動而暴斃,畢竟心臟乃君主之官,其危甚速。所以遇到這種情況,要使其明白禍福相依的道理,借危言以怖之,可解驟亡之厄。 喜勝悲:火克金 喜勝悲,即火克金。過悲傷肺,故以喜事悅之,可救肺于垂絕。現在很多人在環境壓抑下,往往會自嘲以解憂,恰是暗應此道。 悲勝怒:金克木 悲勝怒,即金克木。過怒傷肝,肝葉大開,肝血不藏,甚而吐血者亦有之。如雙方爭執不休乃至火上澆油,倘若一方作凄切悲惋之狀感染之,往往劍拔弩張之勢瞬時消散,這種以退為進的手段,正合此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