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中醫許軼蘭,臨床近50年的腸胃病醫生。 今天我們來說一位45歲的萎縮性胃炎患者。患者自述病史已有5年,平時飲食稍有不慎,便會出現胃脘脹痛、噯氣反酸等癥狀,尤其在食用生冷或油膩食物后癥狀加重。胃鏡檢查顯示為慢性萎縮性胃炎伴腸化生。患者面色萎黃,神疲乏力,舌淡胖,苔白膩,脈細弱。 辨證分析患者長期飲食不節,損傷脾胃,導致脾胃虛弱,運化失司,濕濁內生,氣機阻滯,故見胃脘脹痛、噯氣反酸;脾胃虛弱,氣血生化不足,故見面色萎黃、神疲乏力;舌淡胖、苔白膩、脈細弱均為脾虛濕盛之象。 ![]()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圖片詳情 治療原則健脾和胃,化濕理氣,兼以活血化瘀。 治療方案1. 內服中藥 - 方藥: 黨參,白術,茯苓,陳皮,半夏,砂仁(后下),木香,丹參,三七粉(沖服),炙甘草。 - 方解: 黨參、白術、茯苓健脾益氣,化濕止瀉;陳皮、半夏理氣化痰,和胃降逆;砂仁、木香行氣止痛,醒脾開胃;丹參、三七粉活血化瘀,改善胃黏膜血液循環;炙甘草調和諸藥,緩急止痛。 2. 飲食調理 - 宜食:山藥、蓮子、芡實、小米、南瓜等健脾養胃之品。 - 忌食:辛辣刺激、生冷油膩、不易消化的食物。 3. 生活調護 - 保持心情舒暢,避免情緒波動。 - 規律作息,避免過度勞累。 - 適當運動,增強體質。 ![]()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圖片詳情 治療經過患者服藥1周后,胃脘脹痛、噯氣反酸等癥狀明顯減輕,食欲改善。繼續服藥1個月后,癥狀基本消失,面色紅潤,精神好轉。復查胃鏡顯示胃黏膜炎癥明顯改善,腸化生減輕。 調治思路1. 健脾和胃為本: 萎縮性胃炎的病機關鍵在于脾胃虛弱,因此治療應以健脾和胃為主,恢復脾胃的運化功能。 2. 化濕理氣為標: 濕濁內阻、氣機不暢是導致癥狀加重的重要因素,故需化濕理氣以緩解癥狀。 3. 活血化瘀為輔: 萎縮性胃炎常伴有胃黏膜血液循環障礙,活血化瘀可改善胃黏膜血供,促進修復。 4. 整體調理為重:除了藥物治療,還需注重飲食調理和生活調護,以達到標本兼治的效果。 ![]()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圖片詳情 溫馨提示 萎縮性胃炎是一種慢性疾病,治療需要耐心和堅持。患者應在醫生指導下進行系統治療,切勿自行用藥。同時,注意飲食調理和生活習慣的改善,才能取得更好的療效。 |
|
來自: zhangshengli86 > 《驛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