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本期聊一聊:飛花令--"二" ![]() ![]() ![]() ![]() ![]()
![]() 飛花令-“二” 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 二龍爭戰決雌雄,赤壁樓船掃地空。 二月巴陵日日風,春寒未了怯園公。 二月黃鸝飛上林,春城紫禁曉陰陰。 二月春花厭落梅,仙源歸路碧桃催。 二人同心金不利,天與一城為國蔽。 二八蛾眉雙鳳髻,百花香滿活金杯。 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 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兩行清淚語難通,一寸離腸千萬重。 兩行疏柳對門前,一樹寒梅映酒邊。 兩處春光同日盡,居人思客客思家。 1.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 -- 杜牧《寄揚州韓綽判官》 注解:二十四橋的明月夜,美人如玉,不知何處教吹簫。以“二十四橋”的典故勾勒揚州夜景的清幽雅致,“玉人吹簫”的想象增添浪漫色彩,暗含對友人閑適生活的向往與調侃。 ![]() 2.二龍爭戰決雌雄,赤壁樓船掃地空。 -- 李白《赤壁歌送別》 注解:兩條巨龍爭戰以決雌雄,赤壁之戰中樓船被一掃而空。“二龍”喻指曹操與孫劉聯軍,概括赤壁之戰的激烈,“掃地空”極寫戰爭的破壞力,展現歷史的雄渾蒼涼。 3.二月巴陵日日風,春寒未了怯園公。 -- 陳與義《春寒》 注解:二月的巴陵,日日寒風凜冽,春寒未盡,令我這個園丁心生憂怯。“二月”點明時節,“日日風”強化春寒的持久,借景抒發亂世中憂國傷時的心境。 4.二月黃鸝飛上林,春城紫禁曉陰陰。 -- 錢起《贈闕下裴舍人》 注解:二月里黃鸝飛上林苑,清晨的紫禁城籠罩在一片濃蔭中。“二月”“黃鸝”“春城”構成明麗畫面,“紫禁”的莊嚴與黃鸝的靈動相映,暗頌宮廷的祥和與生機。 5.二月春花厭落梅,仙源歸路碧桃催。 -- 溫庭筠《春日》 注解:二月的春花厭煩了落梅,仙境歸路旁的碧桃正催春信。“二月”時序遞進,“厭落梅”“催碧桃”以擬人手法寫花卉更替,展現春日的活潑與急切。 6.二人同心金不利,天與一城為國蔽。 -- 黃庭堅《送范德孺知慶州》 注解:兩人同心,連金屬也無法阻擋;上天賜一城,作為國家的屏障。“二人同心”化用典故,強調團結的力量,“一城為國蔽”凸顯城池的戰略意義,寄寓對守邊將領的期許。 7.二八蛾眉雙鳳髻,百花香滿活金杯。 -- 韋莊《長安春》 注解:十六歲的少女梳著雙鳳髻,金杯里盛滿百花香氣的美酒。“二八”指少女年齡,“雙鳳髻”“百花香”以細節刻畫長安春日的奢華與艷麗,盡顯盛唐氣象。 ![]() 8.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 -- 李白《望天門山》 注解:兩岸青山對峙,仿佛迎面而來,一片孤帆從太陽升起的地方駛來。“兩岸”的靜態與“孤帆”的動態相映,“日邊來”賦予畫面以壯闊的空間感,展現詩人的豪邁胸襟。 9.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 秦觀《鵲橋仙·纖云弄巧》 注解:若是兩情至死不渝,又何必貪求朝朝暮暮的相守。以“兩情”的堅貞否定世俗的朝夕相伴,升華愛情的境界,蘊含對永恒之愛的哲思,成為千古名句。 10.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 杜甫《絕句四首·其三》 注解:兩個黃鸝在翠柳間啼鳴,一行白鷺向青天飛去。“兩個”“一行”以數字對仗,“黃”“翠”“白”“青”色彩鮮明,動靜結合中展現草堂春日的生機與開闊,被譽為“詩中有畫”的典范。 11.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 李白《早發白帝城》 注解:兩岸猿猴的啼聲還未停歇,輕舟已穿過萬重山巒。“兩岸”猿聲的凄厲與“輕舟”的飛速形成對比,以動襯靜,既寫三峽地勢險峻,又顯詩人遇赦后的暢快心情。 12.兩行清淚語難通,一寸離腸千萬重。 -- 韋莊《鷓鴣天·其一》 注解:兩行清淚落下,言語難以相通,一寸離腸竟有千萬重愁緒。“兩行”“一寸”“千萬”以數字疊加,極寫離別的悲痛與無奈,將相思之情具象化為可感的重量。 ![]() 13.兩行疏柳對門前,一樹寒梅映酒邊。 -- 陸游《小園》 注解:兩行稀疏的柳樹對著門前,一樹寒梅映照著酒杯。“兩行疏柳”的蕭瑟與“一樹寒梅”的孤高相映,營造出清寂的冬日氛圍,暗含詩人對高潔品格的自喻。 14.兩處春光同日盡,居人思客客思家。 -- 白居易《望驛臺》 注解:兩處的春光在同一天盡逝,居者思念客子,客子思念家鄉。“兩處”“同日”強調空間阻隔與時間同步,以春光流逝喻指相思之切,雙向的思念更顯哀傷。 15.二月江南花滿枝,他鄉寒食遠堪悲。 -- 孟云卿《寒食》 注解:二月的江南,花枝滿綴,在他鄉過寒食節,倍覺悲涼。“二月花滿枝”的明麗與“他鄉悲”的孤寂形成強烈反差,以樂景寫哀情,凸顯漂泊的愁苦。 16.二龍北駐護天都,八駿南游訪帝畿。 -- 耶律楚材《扈從冬狩》 注解:兩條巨龍北駐以守護天都,八駿南游以探訪帝京。“二龍”“八駿”以典喻指帝王的車駕與威儀,展現皇家狩獵的盛大場面,語言雄渾莊重。 17.二十四橋仍在,波心蕩、冷月無聲。 -- 姜夔《揚州慢·淮左名都》 注解:二十四橋依然矗立,波心蕩漾,冷月寂靜無聲。“二十四橋”的歷史意象與“冷月”的現實圖景疊加,借故地風物的荒蕪,抒發對國運衰微的黍離之悲。 18.二喬銅雀哽喑喉,姊妹東吳嫁一州。 -- 徐夤《吳》 注解:想起二喬被鎖銅雀臺的往事便哽咽難言,姊妹倆都嫁給了東吳的君主。“二喬”代指東吳美女,“嫁一州”寫其命運與家國相連,暗含對歷史興亡的慨嘆。 ![]() 19.二月風光濃似酒,小樓新濕青紅。 -- 葛勝仲《臨江仙·二月風光濃似酒》 注解:二月的風光濃艷如酒,小樓在雨中濕潤,到處是青紅之色。“濃似酒”以通感手法寫春光的馥郁,“青紅”代指花草,展現春日的濃烈與鮮活。 20.二陵風雨自東來,大梁城闕春草衰。 -- 李益《過五原胡兒飲馬泉》 注解:二陵的風雨從東方襲來,大梁的城闕已被春草荒蕪。“二陵”“大梁”借古地名寫邊塞的蒼涼,“春草衰”以景喻情,暗含對昔盛今衰的感慨。 21.二八佳人細馬馱,十千美酒渭城歌。 -- 蘇軾《和子由澠池懷舊》 注解:年輕的佳人騎著細馬,名貴的美酒伴著渭城的歌聲。“二八佳人”“十千美酒”以數字對仗寫宴席的奢華,“渭城歌”點離別之意,樂景中暗藏離愁。 22.二麥俱秋斗百錢,田家喚作小豐年。 -- 范成大《四時田園雜興·其二十五》 注解:二麥成熟,每斗值百錢,田家稱這是小豐年。“二麥”指大麥、小麥,“斗百錢”寫麥價之高,“小豐年”體現農家對收成的滿足,語言質樸見民生。 23.二八蛾眉梳墮馬,美酒清歌曲房下。 -- 劉禹錫《泰娘歌》 注解:十六歲的少女梳著墮馬髻,在歌房下飲美酒、唱清歌。“二八”“墮馬髻”寫少女的青春美麗,“美酒清歌”渲染宴飲的歡愉,為后文的命運轉折埋下伏筆。 ![]() 24.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 -- 杜牧《山行》 注解:停下車來,只因喜愛這楓林的晚景,經霜的楓葉比二月的鮮花還要紅艷。“二月花”作比,突出秋楓的熱烈,以春日的絢爛襯托秋日的壯美,展現獨特的審美視角。 25.娉娉裊裊十三余,豆蔻梢頭二月初。 -- 杜牧《贈別·其一》 注解:姿態輕盈的十三歲少女,如同二月初枝頭上的豆蔻花。“十三余”“二月初”以年齡與時節相映,“豆蔻”喻指少女的嬌嫩美好,成為形容少女青春的經典意象。 26.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 賀知章《詠柳》 注解:不知這細細的柳葉是誰裁剪出來的?原來是二月的春風,如同神奇的剪刀。以設問與比喻,將春風比作“剪刀”,生動展現早春的生機與大自然的巧思。 27.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鷺洲。 -- 李白《登金陵鳳凰臺》 注解:三山半隱半現在青天之外,兩條江水從中分割出白鷺洲。“三山”“二水”寫金陵地勢的雄奇,“半落”“中分”賦予畫面以動態感,暗含對歷史興衰的慨嘆。 28.新年都未有芳華,二月初驚見草芽。 -- 韓愈《春雪》 注解:新年已過,卻還未見花開,二月初忽然驚喜地發現草芽萌發。“二月初驚”以細節刻畫盼春的急切,“草芽”的出現預示生機,體現詩人對自然的敏銳觀察。 29.十二樓中盡曉妝,望仙樓上望君王。 -- 薛逢《宮詞》 注解:十二樓里,宮女們清晨便梳妝完畢,在望仙樓上盼望君王的臨幸。“十二樓”“望仙樓”以夸張手法寫宮廷的奢華與宮女的期待,“盡曉妝”暗含青春空擲的悲哀。 ![]() 30.二儀既閉,三象乃乖。 -- 沈約《郊居賦》 注解:天地閉合,日月星三象乖違。“二儀”指天地,“三象”指日月星,以自然現象的反常喻指世道混亂,語言典雅,充滿哲思。 31.一去二三里,煙村四五家。 -- 邵雍《山村詠懷》 注解:一走就是二三里,沿途有煙村四五家。以數字“一”至“五”串聯起鄉村的距離與人家,白描手法勾勒出寧靜的田園風光,充滿童真與生活氣息。 32.二月芳游始,開篇立志違。 -- 韋應物《春游南亭》 注解:二月開始春游,卻發現早已違背了開篇的志向。“二月”點明春游時節,“立志違”暗含理想與現實的矛盾,在春光中注入一絲人生的悵惘。 33.二月賣新絲,五月糶新谷。 -- 聶夷中《詠田家》 注解:二月里賣新絲,五月里賣新谷。“二月”“五月”以時間對仗,寫農民為生計被迫提前售賣農產品,“賣”“糶”二字揭露苛捐雜稅下的民生疾苦。 34.二月湖水清,家家春鳥鳴。 -- 孟浩然《春中喜王九相尋》 注解:二月的湖水清澈見底,家家都有春鳥啼鳴。“二月”“春鳥”緊扣春意,“湖水清”“家家鳴”以清新筆觸描繪鄉村春日的祥和,盡顯田園詩的靜謐。 35.二室遙相望,云回洞里天。 -- 宋之問《游陸渾南山》 注解:兩座山峰遙遙相望,云霧繚繞,如洞中的天空。“二室”指嵩山二室山,以“遙相望”寫山勢的對峙,“云回洞天”營造出縹緲的仙境氛圍。 ![]() 36.兩山夾滄江,豁爾開天門。 -- 李白《望廬山五老峰》 注解:兩座山峰夾住滄江,仿佛豁然打開天門。“兩山”的險峻與“天門開”的壯闊相映,以夸張想象寫廬山的雄奇,展現詩人突破束縛的浪漫主義情懷。 37.兩槳船頭錦帳開,吳姬越女鬢如云。 -- 溫庭筠《南湖》 注解:船頭的錦帳打開,兩槳劃動,吳越少女鬢發如云。“兩槳”“錦帳”寫舟船的華美,“鬢如云”以比喻手法寫少女的美麗,展現江南水鄉的浪漫風情。 38.兩宮何處安社稷,四海惟人共覆載。 -- 李昂《幸華嚴寺》 注解:兩宮如何才能安定社稷?唯有四海百姓共同承載。“兩宮”指帝王與后宮,“惟人”強調民本思想,以設問句式表達對治國之道的思考。 39.兩行疏柳對門前,半榻殘書伴病身。 -- 陸游《病中絕句》 注解:兩行稀疏的柳樹對著門前,半張床榻上,殘書陪伴著病體。“兩行疏柳”的冷落與“半榻殘書”的孤寂相映,“伴病身”直抒病中無人相伴的凄苦,盡顯沉郁之情。 40.兩鬢風霜途次早,一蓑煙雨溪邊晚。 -- 王實甫《西廂記》 注解:兩鬢染盡風霜,早早踏上旅途;傍晚時分,在溪邊披著蓑衣沐雨而行。“兩鬢”“一蓑”以細節寫漂泊之苦,“風霜”“煙雨”強化旅途的艱辛,畫面感強烈。 ![]() 41.兩行粉淚紅闌干,一朵芙蓉出秋水。 -- 元稹《恨妝成》 注解:兩行粉淚縱橫,如紅色的闌干;臉龐如一朵芙蓉,出自秋水之中。“兩行粉淚”寫哭泣之態,“芙蓉秋水”喻容貌之美,悲喜交織,盡顯女子的嬌柔與哀愁。 42.兩朝出將復入相,五世迭鼓乘朱輪。 -- 崔顥《江畔老人愁》 注解:兩朝為將入相,五代人擊鼓乘坐朱輪車。“兩朝”“五世”寫家族的顯赫,“出將入相”“乘朱輪”極言仕途的榮耀,與后文的滄桑形成對比,暗含對興衰無常的感慨。 43.兩崖對峙翠屏開,一道飛泉下石臺。 -- 佚名《題水簾洞》 注解:兩座山崖對峙如翠綠的屏風展開,一道飛泉從石臺上傾瀉而下。“兩崖”的靜態與“飛泉”的動態結合,“翠屏開”“下石臺”繪聲繪色,展現山水的雄奇與靈秀。 44.兩漢風煙迷故壘,六朝興廢付流波。 -- 鄧廷楨《浣溪沙·赤壁》 注解:兩漢的風煙籠罩著舊堡壘,六朝的興衰付與流水。“兩漢”“六朝”穿越歷史時空,“迷故壘”“付流波”以景喻史,抒發對朝代更迭、往事如煙的慨嘆。 45.兩槳晚風泛柳花,一船春月載蘆芽。 -- 周紫芝《東湖暮歸》 注解:晚風中,兩槳劃動,泛起柳花;春月里,一船載著蘆芽而歸。“兩槳”“一船”以數字對仗,“柳花”“蘆芽”寫春日意象,營造出清幽雅致的歸舟圖景。 46.兩宮何處安社稷,四海無人對夕陽。 -- 李昂《賦戚夫人楚舞歌》 注解:兩宮如何才能安定社稷?四海之中,無人共對夕陽。重復“兩宮何處”的設問,“無人對夕陽”以景語作結,強化孤獨與無奈,盡顯帝王對治國的深重憂慮。 47.兩鬢多年作雪,寸心至死如丹。 -- 陸游《感事六首·其五》 注解:兩鬢多年來已白如冬雪,寸心至死仍紅如丹砂。“兩鬢雪”與“寸心丹”形成鮮明對比,以“雪”“丹”的色彩反差,展現詩人雖年老卻忠心如一的氣節。 48.兩漢功臣盛,于今爵秩殊。 -- 杜甫《別張十三建封》 注解:兩漢時期功臣輩出,如今的爵祿等級卻大不相同。“兩漢”與“于今”對比,“功臣盛”與“爵秩殊”映照,暗含對現實政治的不滿與對往昔的追慕。 49.兩心不可得,一境在無何。 -- 張九齡《湖口望廬山瀑布水》 注解:兩顆心無法相遇,唯有在虛無之境中相守。“兩心”寫相思之苦,“無何”指虛幻之境,語言含蓄,抒發對情感阻隔的無奈與對心靈相通的渴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