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失眠癥: 失眠同腦循環障礙、腦神經元異常興奮有重要的關系,絕大多數存在心理學上的原因。老年人患失眠多病程纏綿,加之老年人五臟六腑漸衰、氣血運行不暢致氣滯血瘀。此所謂“久病多瘀”。治療采用活血化瘀。血府逐瘀丸源于《醫林改錯》為活血化瘀法的代表方劑,方云:“夜不能睡,用安神養血藥治之不效,此方若神?!庇衷唬骸耙顾瘔舳啵丘鲅?,此方一兩劑全愈,外無良方?!狈街挟敋w、赤芍、桃仁、紅花活血化瘀;牛膝祛瘀通脈,并導血下行;柴胡疏肝解郁,升達清陽;桔梗、枳殼開胸行氣,使氣行血行;生地黃養陰清心;當歸養血潤燥,化瘀而不傷血;甘草調和諸藥。本方既能疏肝理氣,又能活血化瘀,重在調整氣血平衡,使陰陽平衡而失眠自愈。 藥理研究表明,血府逐瘀丸有: (1) 改善微循環,明顯擴張處于微循環障礙病理狀態下的微血管,加快血流速度,使毛細血管開放數量增多。(2) 增加缺血器官血流量,擴張血管,增加缺血器官的血流量,尤其使冠狀動脈血流量明顯增加,對急性心梗動物模型有保護作用。可使腦血管阻力降低,并對抗去甲腎上腺素所引起的腦血管痙攣。(3) 改善血液流變學和抗血小板聚集,抑制二磷酸腺苷 (ADP) 所誘導的家兔血小板聚集,并促進其解聚。能降低血液黏度,加速紅細胞的電泳,使全血和血漿黏度、血沉、纖維蛋白原含量指標改善,同時能復活肝臟的清除能力。從而達到改善各項血液流變學指標效果。 2、抑郁癥: 瘀血導致神志病的病因病機有兩方面:①瘀血在體內阻滯氣血,影響脾胃運化水谷和運化水液的功能,水谷之精不能濡養腦竅, 《修真十書》云:“腦為一身之宗,百神之會”,腦主精神意識,思維功能正常,則精神飽滿,語言清利洪亮,情志正常,若瘀滯清竅致清竅失于濡養,則意識淡漠,聲低語怯;②心為君主之官,心主神志,瘀血阻滯心脈導致心神失養,日久成郁癥,肝主疏泄功能日久受影響而致肝郁氣滯,氣滯日久影響血液的運行而導致體內瘀血形成,肝藏魂,魂不守舍,發為郁癥。 王清任所著《醫林改錯》中血府逐瘀湯所治癥目:“瞀悶,即小事不能開展,即是血瘀”“急躁,平素和平,有病急躁,是血瘀”“衣睡夢多,夜睡夢多,是血瘀。此方一、兩付全愈,外無良方”“不眠,夜不能睡,用安神養血藥治之不效者,此方若神。”“夜不安,夜不安者,將臥則起,坐未穩又欲睡,一夜無寧刻,重者滿床亂滾,此血府血瘀。此方服十余付,可除根”;“俗言肝氣病,無故愛生氣,是血府血瘀,不可以氣治,此方應收效。 血府逐瘀丸方中桃仁、紅花活血祛瘀為君藥,川芎、赤芍、當歸祛瘀行血補血為臣藥,佐以柴胡、枳殼、桔梗、牛膝調暢氣機,氣行則血行;生地清熱涼血,以解郁熱,甘草調和諸藥,諸藥合用,活血祛瘀,養血補血,清熱散郁,血脈通暢則腦竅得以濡養,精神如常。 3、焦慮癥: 廣泛性焦慮障礙是焦慮障礙中的一種形式,常有心理、軀體方面誘因,臨床表現主要有3組癥狀:精神性焦慮,軀體性焦慮和運動性不安。具體表現為持續性精神緊張伴頭暈、頭痛、煩悶、心悸、少寐, 易躁易怒、口干、出汗、尿頻、震顫等。傳統醫學認為,該病屬“郁證”范疇,是由于情志內傷,肝氣郁結,氣滯血瘀,逐漸引起五臟氣機不和所致,主要是肝、脾、心三臟受累以及氣血失調而成。方中當歸、赤芍、桃仁、紅花活血祛瘀;牛膝祛瘀通血脈,引瘀血下行;柴胡疏肝解郁,升達清陽;桔梗、枳殼開胸行氣,使氣行則血行;生地涼血清熱;配當歸可以養血潤燥,使祛瘀不傷陰血。諸藥配伍共同起到活血袪瘀行氣之功。 王清任一生以氣血立論,凡病均從氣血出發,善于運用活血化瘀的方法。氣血是一對陰陽, “血為氣母,氣為血帥”,二者相互影響,相互作用。故其立法立方均從氣血兩個角度同時考慮,氣病則血亦病,血病則氣亦病,理氣方中有理血藥,理血方中亦有理氣藥。焦慮癥肝氣郁結,則全身之氣機亦郁,全身之氣機郁,則全身之血亦易瘀。此時活血之目的,與其說是消局部之瘀,不如說是活全身之血,全身之血活,亦有助于全身氣機的條達舒暢——這是他活血化瘀的特色。王清任抓住了焦慮癥肝氣郁結的核心病機,在其獨特的氣血理論的指導下,以四逆散理氣開郁,桃紅四物湯活血化瘀,取得了較好的療效——這是他治療焦慮癥的思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