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踏入社會,常常聽老一輩教導(dǎo):害人之心不可,防人之心不可無。 隨時提防身邊的小人,避免自己被傷害。這道理沒錯,但誰才是小人呢?還真的不好判斷。 有一個詞語,叫“表里如一”。 也就是說,內(nèi)外都一樣的人,坦坦蕩蕩,是君子。 反過來說,人的言行舉止,和內(nèi)心的真實想法不一樣,這就是奸詐的小人了。 01 奸詐的人,往往有兩種特征。 在清朝時期,有一個官員,叫“曹錫寶”。 他做事剛正不阿,得到了上下的一致認可。 在京城做官期間,他發(fā)現(xiàn)乾隆身邊的紅人“和珅”,有貪腐的行為,就多番查找證據(jù)。 和珅的家里,有個管家“劉全”,很是貪婪。 劉全借助和珅的地位,使勁斂財。但凡求和珅辦大事的人,都要過劉全這一關(guān)。 曹錫寶暗中查探,發(fā)現(xiàn)劉全家金銀財寶無數(shù),遠遠超過了其管家的薪資收入。給他來個“財產(chǎn)來路不明”的罪行,肯定是可以的。 曹錫寶也想到,把劉全按倒了,扯出蘿卜帶出泥,和珅也蹦跶不了多久,脫不了干系。 一切都考慮周全了,曹錫寶寫下奏折,揭發(fā)“劉全”。 提交奏折的前一天,曹錫寶找到老朋友、官員吳省欽,說:“以后,你我就不是朋友了。我遇到任何麻煩,都和你無關(guān)。” 曹錫寶知道,自己得罪了和珅,就沒有好日子過。那就不要連累朋友吳省欽,彼此斷交就行了。 吳省欽趁機會,大表“朋友情”,愿意一起赴湯蹈火。 吳省欽還指點曹錫寶,可以抓住和珅更多的把柄,可以找到劉全的更多軟肋。 就在曹錫寶提交奏折之后,乾隆馬上派人圍住劉全的家,卻沒有看到金銀財寶,而是屋舍簡陋的景象。 面對忽如其來的變化,曹錫寶只能低頭認罪,說自己是誣告人,就想著要提醒劉全,做人防微杜漸等。 接下來,曹錫寶被處分,精神受到巨大打擊,郁郁而終。 為什么事情忽然變卦?就是吳省欽在搗鬼。他得知曹錫寶要提交奏折,就連夜派人通知和珅。劉全連夜轉(zhuǎn)移了家里的財寶。 吳省欽這樣做,就是表態(tài):“和珅,我是你的同伙。” 借助和珅的圈子,吳省欽混得春風(fēng)得意。 很明顯,吳省欽是一個很奸的人,但是他從頭至尾,都沒有被曹錫寶發(fā)現(xiàn),還被當(dāng)成幫忙的人。 以史為鑒,對于奸人,我們就可以總結(jié)兩個特征。 第一,奸人,心中深藏真實目的。 隱藏心理活動,然后用某種虛假的目標(biāo),吸引你的注意力。 你想干什么,他就跟著干什么;你做了什么,他就積極點贊。你就會以為,他和你是志同道合的。這樣做,就能取得信任,產(chǎn)生共鳴。 第二,奸人,臉上顯露彼此友善。 “伸手不打笑臉人”,對于笑著來的人,我們是歡迎的。卻很少注意,對方是笑面虎。 彼此越友善,那么信息交換,越順暢。 當(dāng)你什么信息,都被人知道之后,對方就實現(xiàn)了“知己知彼百戰(zhàn)百勝”。你無形之中,被人拿捏。 02 社交中留心眼,有備無患。 奸人最擅長做的,就是扮豬吃老虎。 一開始是憨厚的,后來露出獠牙,老虎都會被制服。 你不要以為自己強悍,別人無計可施。那些硬碰硬的人,反而不是你最大的對手,那些示弱的人,反而是了。 為了避免被奸人禍害,你應(yīng)該留心一些。具體做到三點。 其一,保持一身正氣,讓有歪風(fēng)邪氣的人,不能靠近自己。 身正不怕影子斜。你鑄就了銅墻鐵壁,被傷害的可能性不大。 按照規(guī)章制度去做,人與人的交往,也在法治范圍之內(nèi),但凡不符合法治的東西,你都不要去碰。 你一次次用規(guī)則來應(yīng)對別人的討好,別人就像碰一鼻子灰,會溜走的。 其二,靜觀其變,讓時間來證明一個人的好壞。 有的人,你和他交往三年五年,都看不出好壞。但是你和他交往十年八年,就可以看出來了。 通過長時間的觀察,你會發(fā)現(xiàn)一個人之前的言行舉止,和之后的,有差別。 同樣一件事,在不同的時候,對方的評價不一樣,角度不一樣。這就是做人的兩面。 你比對方更有耐力,對方就憋不住,往往會露出本性來。 其三,以利益試探,看對方的具體表現(xiàn)。
大部分的社交,都是奔著利益來的。一旦利益點失去了,社交也不存在了。 你不知道身邊的人,是什么人,就和他談利益,看他的表現(xiàn)如何。 奸詐的人,對小利益,不會兩眼發(fā)光,而是謙讓。但是你加大利益的投入,他就開始算計了。 很少有人在巨大的利益面前,是波瀾不驚的。談話的時候,你就能洞察到。 03 再說一說曹錫寶,是過世多年后,得到了嘉慶皇帝的點贊:“能抗辭執(zhí)奏,不愧諍臣。” 是好是壞,歷史會給人一個公道。只是很多公道,來晚了,讓當(dāng)事人受苦太多。 我們混跡社會,與人交往一定要慎重,知人知面不知心啊。 遇到君子,吵吵鬧鬧都不怕,遇到偽君子,笑著說話都可怕。 多看看人的心,終極目標(biāo)是什么? 多看看人的臉,表面客套算什么? 你的心眼多一點,別人的心眼就效果差一點。 作者:布衣粗食。 關(guān)注我的文字,走進你的心靈。 文中配圖來源于網(wǎng)絡(lu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