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元1863年,石達開被凌遲處死后,劊子手余寶檢查石達開尸首,剛一走近,就看到了一道比刀尖更尖銳的眼神,余寶心神一激,嚇得拔腿就跑。兩個月后,劊子手余寶發(fā)狂而死。 1863年4月,大渡河水暴漲。石達開率領(lǐng)的太平軍被困在河?xùn)|岸,前無去路,后有追兵。 糧草斷絕已經(jīng)七天。清軍駱秉章部隊層層包圍,槍炮聲晝夜不息。 石達開知道敗局已定。投降成了唯一選擇。 駱秉章許諾既往不咎,石達開相信了這個承諾。4月25日,石達開走出營帳,向清軍投降。 清廷背信棄義。石達開被押送成都,等待的不是寬恕,而是死刑。慈禧太后下旨:凌遲處死。 成都科甲嶺刑場,1863年6月27日。 圍觀人群密密麻麻。監(jiān)斬官駱秉章坐在高臺上,表情冷峻。 劊子手余寶站在刑臺旁,手中握著鋒利的小刀。 凌遲需要一千多刀。每一刀都要割下一片肉,但不能傷及要害。 犯人必須在清醒狀態(tài)下承受全部痛苦,直到最后一刀才能死去。 石達開被綁在木樁上。 雙手被麻繩勒得發(fā)紫,但臉色平靜如水。余寶走近,手中的刀在陽光下閃著寒光。 第一刀落在左臂上。鮮血涌出,石達開眉頭未皺一下。 余寶有些意外,繼續(xù)下刀。第二刀,第三刀,石達開始終沉默。 圍觀的百姓開始騷動,這種鎮(zhèn)定超出了所有人的想象,通常罪犯在幾十刀后就會痛得昏厥,石達開卻像一座石雕。 余寶的手開始顫抖,石達開的眼神始終直視前方,沒有求饒,沒有哀嚎,甚至沒有一聲呻吟。 這種堅毅讓余寶感到不安。 一百刀過去了,石達開仍然清醒。 余寶不得不使用止血藥,防止犯人失血過多提前死亡。 按照規(guī)定,必須割滿一千刀才能結(jié)束。 兩百刀,三百刀,石達開的身體已經(jīng)血肉模糊,但雙眼依然明亮,監(jiān)斬官駱秉章也開始不安,這種超人的意志力前所未見。 圍觀人群逐漸安靜下來。 原本的興奮變成了敬畏。一個將死之人展現(xiàn)出,如此頑強的生命力,連敵人都感到震撼。 余寶的動作越來越慢,每下一刀,石達開的眼神都會看向余寶,那種眼神沒有仇恨,反而帶有一種超然的冷靜,這讓余寶更加恐懼。 四個小時過去了,太陽已經(jīng)西斜。 余寶的衣服被汗水浸透,手臂因為長時間揮刀而酸痛不已。石達開依然沒有死去。 第一千刀終于落下,按照慣例,這一刀會割斷頸部大動脈,結(jié)束犯人的生命,血涌如泉,石達開的頭垂了下來,驗尸環(huán)節(jié)開始,余寶走近尸體,按照規(guī)定檢查是否真正死亡,余寶伸手撥開石達開的頭發(fā),準備確認瞳孔狀態(tài)。 石達開的眼睛突然睜開。 余寶被嚇得后退幾步,那雙眼睛依然明亮,充滿威嚴,仿佛還活著一般。 眼神銳利如刀,直直地盯著余寶。 圍觀人群爆發(fā)出驚呼聲,有人說看到尸體的肌肉在抽搐,有人說感受到了陰森的寒氣,恐懼像瘟疫一樣在人群中蔓延,余寶丟下刀具,轉(zhuǎn)身逃離刑場。 那雙眼睛的印象深深烙在余寶的腦海里,揮之不去。 當天夜里,余寶輾轉(zhuǎn)反側(cè),無法入睡。 石達開的眼神反復(fù)出現(xiàn)在余寶的夢中,余寶開始懷疑自己做錯了什么,接下來的日子里,余寶變得沉默寡言。 家人發(fā)現(xiàn)余寶經(jīng)常一個人發(fā)呆,有時候會突然驚恐地四處張望。 余寶的食欲下降,體重快速減輕。 一個月后,余寶開始在街頭游蕩。 余寶會對著空氣自言自語,內(nèi)容總是'我有罪,我有罪',路人紛紛避開這個瘋癲的劊子手。 余寶的精神狀態(tài)急劇惡化。 有時候余寶會突然跪在地上,對著天空哀嚎,有時候余寶會用雙手捂住臉,身體劇烈顫抖。 兩個月后的一個黃昏,有人在河邊發(fā)現(xiàn)了余寶的尸體。 余寶的雙手深深插在自己的喉嚨里,十個手指都帶著血跡。表情極度痛苦,眼睛瞪得滾圓。 成都城里開始流傳各種說法,有人說是石達開的冤魂索命,有人說是天道報應(yīng),劊子手余寶的死成了茶館酒肆里最熱門的話題。 科甲嶺刑場此后再也沒有進行過凌遲。 新來的劊子手聽說余寶的遭遇后,都拒絕執(zhí)行這種酷刑。 清廷不得不改用其他方式處決重犯。 石達開死后,太平天國迅速衰落。 但關(guān)于凌遲刑場上那雙不死眼神的傳說,卻在民間流傳了一百多年。 人們記住的不是石達開的失敗,而是面對死亡時展現(xiàn)出的超人意志。 余寶的死證明了一個簡單的道理:執(zhí)行殘酷刑罰的人,往往比受刑者承受更大的心理壓力。 石達開用自己的堅韌摧毀了,劊子手的精神防線,這或許是對暴政最好的反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