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晁蓋的想法。晁蓋對梁山定位是“大秤分金銀,大碗吃酒肉”開放的“逍遙派山賊”。對于梁山到底怎么發展,沒有明確的目標和路徑。在梁山王倫時代小山賊模式中,可以不考慮這些。但是當梁山壯大到一定程度就必須要有戰略發展眼光,顯然晁蓋不具備這種水平和格局,更沒有政治目標。 ![]() 晁蓋不可能不知道祝家莊的存在,只是因為顧忌祝家莊的實力,長久以來一直是井水不犯河水的狀態。對于晁蓋來說,和祝家莊作戰勝負難料,成本大風險也大,如果失敗了就會挫傷梁山銳氣,損兵折將的不值得,而且江湖地位會受影響。所以當楊雄、石秀上山說了祝家莊的事后,晁蓋從中聽到的是“麻煩”。因為楊雄、石秀、時遷三人讓祝家莊和梁山扯上了關系,梁山不能默不作聲的收下兩人,不去救時遷,這就明擺著不敢招惹祝家莊。晁蓋聽了楊雄、石秀的話大怒,恰恰是因為真的把梁山推在了祝家莊對立面。他怕陷入和祝家莊打未必贏,不打又被人恥笑的尷尬局面。所以晁蓋要殺了楊雄和石秀,就是不想觸犯祝家莊,繼續保持“井水不犯河水”的狀態。當宋江質疑為什么要斬兩人,【晁蓋道:“俺梁山泊好漢,自從火并王倫之后,便以忠義為主,全施仁德于民。一個個兄弟下山去,不曾折了銳氣。新舊上山的兄弟們,各各都有豪杰的光彩。這廝兩個把梁山泊好漢的名目去偷雞吃,因此連累我等受辱。今日先斬了這兩個,將這廝首級去那里號令,便起軍馬去,就洗蕩了那個村坊,不要輸了銳氣。如何?孩兒們,快斬了報來!”】晁蓋的理由很牽強,邏輯也是混亂的。且不說“全施仁德于民”這樣的話多么冠冕堂皇,如果真的斬了楊、石二人,就和祝家莊認定時遷是賊一個道理,那有什么理由攻打祝家莊呢?完全師出無名。要想打祝家莊只能完全站在祝家莊對立面,你說時遷是賊,我說是兄弟,你拿我兄弟,我就要去解救,這才是攻打祝家莊的理由和邏輯。師出無名,必然失敗,弟兄們都得一臉懵,為啥去打的。如果這樣,梁山的威名就大受影響,江湖號召力下降。不只是宋江,梁山其他人也意識到晁蓋的錯誤。【吳學究道:“兄長之言最好。豈可山寨自斬手足之人?”戴宗便道:“寧可斬了小弟,不可絕了賢路。”眾頭領力勸,晁蓋方才免了二人。】如果梁山江湖地位不在了,誰還來投靠?甚至會讓內部離心離德,走向分離。屆時會有更多村莊效仿祝家莊結盟對抗,長此以往,梁山會被地主武裝群起而攻之,不等朝廷征剿,就會被除掉。由此看,從是否攻打祝家莊的態度上晁蓋是缺乏戰略眼光的,晁蓋在梁山好漢中的地位和影響力因此更是大幅下滑,他的領導力也進一步被眾好漢質疑。特別是吳用的質疑,基本上算是站隊宋江的開始,徹底脫離這個一同起家的老戰友。 ![]() 宋江的想法。晁蓋在楊雄、石秀的反饋中看到的是麻煩,宋江看到的則是機會。宋江完全看清了當時的形勢,梁山是靠周邊村寨“輸血”存活的。敢于對抗的,就要槍打出頭鳥,才能更好的駕馭其他村寨,同時壯大梁山力量,在更好生存的同時對抗朝廷圍剿,也才能讓自己有更多和朝廷談判的籌碼。宋江在楊雄、石秀的交代中,意識到所謂祝、李、扈三莊聯盟,絕非鐵板一塊,彼此之間矛盾不可調和。特別是李應的表現是在對梁山示好,這就意味著,梁山能在收拾祝家莊的同時,收編李應。時遷被捉就是最好的借口,宋江提出四個打祝家莊的理由【……我也每每聽得有人說,祝家莊那廝要和俺山寨敵對。即目山寨人馬數多,錢糧缺少。非是我等要去尋他,那廝倒來吹毛求疵,因而正好乘勢去拿那廝。若打得此莊,倒有三五年糧食。非是我們生事害他,其實那廝無禮。哥哥權且息怒,小可不才,親領一支軍馬,啟請幾位賢弟們下山去打祝家莊。若不洗蕩得那個村坊,誓不還山。一是與山寨報仇,不折了銳氣;二乃免此小輩,被他恥辱;三則得許多糧食,以供山寨之用;四者就請李應上山入伙。”】宋江除了這四個理由,還有一個不能說出來的理由,就是借機為自己撈取更多政治資本。只有通過一場大勝,為梁山獲得足夠的資源,充分展現其戰略決心和指揮能力。才能讓弟兄們更認同自己的領導地位,進一步鞏固在梁山的影響力。 ![]() 宋江知道攻打實力強大的祝家莊是一場高投入高風險高收益的對決,但是對于梁山來講,與祝家莊必須一戰。這是梁山威名之戰,不打下祝家莊就不足以對周邊村寨立下“順我者活,逆我者亡”的江湖規矩;這是資源掠奪戰,就是要把祝家莊資源全部掠奪;同時也是生存之戰、壯大之戰,有了更多資源,梁山才能更好生存,才能壯大實力。 這一戰,還能達到鍛煉提升梁山軍馬能力的效果。在攻打祝家莊之前,梁山沒有大軍團作戰過,都是小打小鬧。正好通過和地主武裝作戰,提升宋江本人的指揮作戰能力,也提高軍隊作戰水平。 ![]() 總的來說,宋江是投降派,一切都是為了招安,投降朝廷。但是為了自己目標、為了梁山發展,宋江相對晁蓋來說是個絕對的主戰派。他知道梁山這個嗜血的野獸,只有通過不斷的戰爭才能體現價值。宋江的謀略遠勝晁蓋,不只是在對祝家莊這次戰爭的決策上,當初梁山在江州救下宋江,宋江就展現了他極高的戰場形勢判斷力和膽識謀略。宋江為復仇要殺回無為軍【……怎地啟請眾位好漢,再做個天大的人情,去打了無為軍,殺得黃文炳那廝,也與宋江消了這口無窮之根,那時回去如何?】晁蓋提出了反對意見,認為偷襲的戰術只能用一次。但是宋江很堅決,而且理由很充分。一是梁山路途遙遠,無為軍不在梁山勢力范圍,二是二次偷襲機會更好。這也讓我想起劉伯承在七亙村兩次設伏打擊日軍的事,兩個事異曲同工。梁山眾多好漢恐怕早體會出晁蓋和宋江的差距,宋江只需要不斷在戰爭中驗證自己的判斷并實現自己的目標,就順理成章的成為真正的梁山之主。 宋江攻打祝家莊的戰略決策沒有問題,但是他依然低估了攻打的難度,兩次攻打失敗損兵折將,好在也不是毫無收獲。通過活捉扈三娘,瓦解了扈家莊,聯盟徹底不存在,這也讓梁山能專心對付祝家莊。祝家莊經過兩次擊敗梁山軍,產生了驕傲輕敵情緒。覺得憑借祝家莊險要地勢以及兵馬實力,即使不靠李家莊和扈家莊也能讓梁山軍沒有辦法,時間長了,梁山耗不起,必定退軍。甚至可能一鼓作氣,拿下宋江,獲得朝廷封賞。殊不知,一支新隊伍加入梁山成為了最終勝利的關鍵,孫立、孫新等登州派的加入,讓梁山迎來了轉機,悄然間梁山掌握了主動權,祝家莊的末日即將來臨。孫立憑借和欒廷玉師兄弟的關系打入到了祝家莊內部,最終在吳用計謀下,里應外合攻破山寨。 ![]() 把大象放冰箱里分三步,打祝家莊也分三步:一是瓦解聯盟;二是打入內部;三是毀莊滅地,收編李應,加強梁山實力。祝家莊被滅之時,就是三莊共同消亡之時。扈家莊選擇投降梁山,但是梁山不會讓任何一方有機會再在此處做大。雖然李逵帶人把扈家莊滅了,未必是宋江的本意,但是不管是有意還是無意,隱患都消除了。【且說撲天雕李應恰才將息得箭瘡平復,閉門在莊上不出,暗地使人常常去探聽祝家莊消息,已知被宋江打破了,驚喜相半。】李家莊早早放棄抵抗梁山,李應的小算盤就是是通過示好梁山能躲過梁山打擊。“驚喜相半”李應驚的是梁山的實力和殘忍手段,喜的是梁山替他除掉了勁敵,解除了身邊的威脅,他想到自己依然可以逍遙做李家莊大地主。宋江、吳用可不這么想。所謂“忠誠不絕對就是絕對不忠誠”,他倆根本不給李應選擇的機會,吳用早在攻破祝家莊之前就開始算計上了李應,讓蕭讓扮演知府,裴宣扮演孔目,金大堅、侯健扮演虞候,捉了李應上山。隨后讓戴宗等人扮演巡檢和都頭將李應家眷帶上山。李應知道真相后從【只叫的苦】到【目瞪口呆,言語不得。】梁山的霹靂手段就是如此,好在李應比盧俊義、秦明等人被逼上山前家破人亡要好的多。 總之,這一戰梁山拿下了強硬地主武裝祝家莊,宋江實現了既定的戰略意圖,梁山實力繼續壯大發展,江湖地位得到進一步鞏固。當然,宋江憑此一戰贏得了眾兄弟的認可,這也對晁蓋大哥的地位進一步形成威脅,所以才有了后來遇到曾頭市這個地主武裝的時候,晁蓋非要親自帶領人馬去攻打。事實檢驗了他不具備宋江的能力,而且已經失去眾好漢的民心,當然這是后話。(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