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衡陽雁鳴(組詩) 吳和君 謁王船山故居 王船山故居,是一粒紐扣 緊扣天地兩面衣襟,歷史的風云在翻涌 門口350年樹齡的兩棵古柏,左右對峙 鳥雀趾爪后蹬的力,帶動樹枝在搖晃 那是時間的痕跡 鳥鳴已不知去向 葉脈的小徑接通 明清的兩輪月色,入得了窗臺 似乎在翻頁書桌上《讀通鑒論》的紙頁 窗格投射的暗影,長短有什么不同 每一縷清輝,都有先哲的共性 “六經(jīng)責我開生面”的墨跡 還沒有干透,捆扎起狼毫的閃電 船山思想,是一盞心燈 是一塊如船的頑石,是一艘夜航船 是一粒經(jīng)世致用的種子 腳踏木屐的你,手撐陽傘的你 用一生的行走與孤獨救心,救世,救中國 石鼓書院 沒人提及石鼓書院那架石鼓的鼓槌去了哪里 唐宋七賢來過衡州,就是手持鼓槌的人 七賢的長衫與踱步的方式各有不同 科舉的考生,伏案的考生 洇浸制度的起因與詰問 “明道義,正人心”不過是書院的兩擊鼓點 昌黎的《師說》:傳道,授業(yè),解惑在學堂上有了新的注解 在寫《合江亭》時,45度的仰角打開 湘蒸兩水,就是他的靜動兩脈 在時間的韻腳里流淌 來雁塔 范仲淹詩詞里放飛的那只衡陽雁 與王勃放飛的那只 與王安石放飛的那只 不是同一只 大雁南飛的終點在回雁峰要停留多久 秋風是塔身風鈴的耳膜,沒有驚動到誰 來雁塔來過多少只大雁 變換著“一”字與“人”字的隊形 試問那只領頭雁 其中的含義會是什么 雙翅收攏著水流的余波 湘江、蒸水、耒水三線開出的浪花 定有一句是衡陽雁鳴聲的倒影 謁武侯祠 (《零陵先賢傳》稱:“亮時住臨烝”。臨烝亦稱臨蒸,縣名,治所即今衡陽城。宋《祥符國經(jīng)》中記錄:“石鼓山據(jù)蒸湘之會,諸葛武侯故宅在焉。”) 多少車轍,多少十字路口 連綴起魏、蜀、吳三國的三角圖形 戰(zhàn)旗裹挾風的褶皺 聯(lián)營的號角連接起戰(zhàn)地的燈火 馬蹄揚起的塵埃,同頻一鼓作氣的鼓點 躬耕南陽于的諸葛先生 本身是一張弓弦,為漢室鞠躬,總想把自己彈岀 在臨蒸,在石鼓山 素衣綸巾的你,手搖羽扇的你 在一盤棋局里 為何你手持黑棋,也持白棋 與自己對弈 “死而后已”,不是《出師表》的空白 也不是治國的良方 液態(tài)星河:打鐵花 1600℃裂變 鐵花匯入星河,成為星辰中的一顆 比星辰閃亮 鐵的元素,沒有銹跡 如果冷卻,就是鐵青色的變臉 如果我是其中的一擊火花 希望成為冷卻的自己 一次淬火 詩中的詞語,會是什么顏色 東洲島 誰如此神力,肱二頭肌鼓起 東洲島,如弓張東向的弦 箭鏃的鋒利,射入星辰成為星辰的一部分 又掛在“夫之樓”的檐角閃亮 你的思想是東洲島的左右雙槳 如船,如船的航行 在洞庭,長江,大海 開始新的領航 搭乘船山書院語言的船 打開了未知的海洋 我的來訪 做了書院的一枚書簽 保衛(wèi)里:綠皮火車 (網(wǎng)紅打卡地衡陽保衛(wèi)里,這里還原了一輛蒸汽式綠皮火車,所有的岀發(fā)與抵達,在這一刻都歸于時間的停頓與銹跡) 兩行錚亮的火車鳴聲 還是用哐當,哐當?shù)南舐曉~ 最能熨帖南下廣州打工一族的耳膜 乘務員尖銳的口哨聲,還在某個雨夜響起 潮濕的腳印重疊另一只沉重的腳印 一張張疲憊的臉,如開敗的花瓣 與蛇皮袋,舊報紙,汗臭味,果皮席地而臥…… 不同的鼾聲有不同的睡姿 都是一場假寐 找到了擁擠與生存的含義 迎著曙光的人們涌岀站口,如剝落的玉米粒,都有黃金的色澤與內心 粵語的聽覺里上演一場健力寶的中獎騙局 “砰”的一聲,健力寶飛濺的水花 擊碎了多少雄心與小心翼翼 仿佛綠皮火車的銹跡紛紛掉下 【作者簡介】:吳和君,筆名默脈,湖南省作家協(xié)會會員,中國詩歌學會會員,邵東市詩歌學會常務副會長。有詩文散見《詩刊》《詩潮》《詩歌月刊》《延河》《綠風》《湘江文藝》《湖南文學》《特區(qū)文學》《散文詩》《中國文藝家》等刊。 才有《綠汀文萃》 光榮的今天和將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