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誥 清 1740—1818 字雅倫,一字西京,號蔗林,又號柘林、味菘 清大臣、學者。乾隆二十九年(1764)進士,殿試名列一甲第三,乾隆帝以其系大臣子,改置二甲第一,為傳臚,授翰林院庶吉士,充國史三通館協修,武英殿篡修。散館后,改任編修。歷任禮、工、戶、吏、刑各部侍郎,《四庫全書》副總裁,奉命輯《滿洲源流考》,充武英殿總裁,以至文華殿大學士。乾隆四十四年(1777),任軍機大臣,旋任戶部尚書,兩次圖形紫光閣。其時,和珅用事,排除異已。誥支拄其間,遇事多所救正。及嘉慶即位后,又襄贊之,卒能殲除巨憝,朝綱不墜。 ![]() 花信風,應花期而來的風。中國節氣用語。程大昌《演繁露》卷一:“三月花開時,風名花信風。”南朝宗懔《荊楚歲時說》:始梅花,終楝花,凡二十四番花信風。根據農歷節氣,從小寒到谷雨,共八氣,一百二十日。每氣十五天,一氣又分三候,每五天一候,八氣共二十四候,每候應一種花。順序為 :小寒:一候梅花、二候山茶、三候水仙;大寒:一候瑞香、二候蘭花、三候山礬;立春:一候迎春、二候櫻桃、三候望春;雨水:一候菜花、二候杏花、三候李花;驚蟄:一候桃花、二候棣棠、三候薔薇;春分:一候海棠、二候梨花、三候木蘭;清明:一候桐花、二候麥花、三候柳花;谷雨:一候牡丹、二候荼蘼、三候楝花。 董誥工詩古文詞,書法宗“二王”,又能於一粒芝麻上書“天下太平”四字。山水稟承家學,雅秀絕塵,晚宗宋、元。為人和易,一時寒畯多得其授畫法。 乾隆二十八年(1763),中順天鄉試舉人,次年進士,殿試名列一甲第三,乾隆帝以其系大臣子,改置二甲第一,為傳臚,授翰林院庶吉士,充國史三通館協修,武英殿纂修。散館后,改任編修。 故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 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 積累國畫知識 提升美術素養 點贊關注 學習更多美術知識 ·EN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