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八卦到六十四卦八卦和六十四卦是《易經》最核心的內容,伏羲氏根據對立統一創制先天八卦,是八卦最早的形態,后來周文王針對自然界和人類世界的真實情況創制了后天八卦,并將八卦推演為六十四卦。六十四卦是《易經》占卜的基本依據。 八卦八卦是幾千年前由伏羲氏創制的一套有象征意義的符號,用一條連續的線“—”代表陽,稱為陽爻;用中間斷開的線“--”代表陰,稱為陰爻。然后把三條這樣的符號排列在一起,就得到八組線條,這就是八卦。八卦的名稱分別為乾、坤、震、艮、離、坎、兌、巽,古人總結出了記憶歌訣;乾三連,坤六斷,震仰盂,艮覆碗,離中虛,坎中滿,兌上缺,巽下斷。 《易經》認為,每一個卦形都有一定的事物相對應,即:乾代表天,坤代表地,坎代表水,離代表火,震代表雷,艮代表山,巽代表風,兌代表澤。這樣八卦就有了八種不同的屬性,這些屬性是后世占卜的依據。 八卦的代表物遠遠不止這一類,它可以應用到許多方面,例如用在一家之內,則它們又有了新的類象:乾為父,坤為母,震為長男,巽為長女,坎為中男,離為中女,艮為少男,兌為少女;又如用于人體,則有:乾為頭,坤為腹,震為足,巽為股,坎為耳,離為目,艮為手,兌為舌。 ![]() 先天八卦圖與后天八卦圖 先天八卦先天八卦又稱伏羲八卦,是伏羲氏觀物取象而創作的。“太極生兩儀”,即陰爻和陽爻;“兩儀生四象”,即由陰陽二爻組成太陰、太陽、少陰、少陽等四個卦象;在太陰、太陽、少陰、少陽的基礎上再加上陰爻或陽爻,就組成了八卦。如在少陽上加一陽爻,就生成了巽卦,而在上面加一陰爻,就生成了坎卦,依此類推就可得到八卦。 先天八卦對應著先天八卦之數,即乾一、兌二、離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太初時刻只有一片混沌,太極無形無象,沒有定位,由陰陽消長而生成這八個數,所以叫做“先天”。 從八卦圖我們可以看出,先天八卦圖從乾到坤形成“天—地”的經線;從坎到離形成“水—火”的緯線,相對的兩個卦陰陽爻恰好相反。 先天八卦是矛盾對立與統一的結合體,詳述如下: 八卦象征圖![]() 八卦象征圖 天地相對:乾卦與坤卦相互對峙,一南一北,一上一下,而乾是純陽之卦,坤是純陰之卦。 山澤相通:艮為山,兌為澤;艮居西北,兌居東南。山與澤是相對立的兩種事物,象征著中國西北多山地、東南多沼澤。從兩卦爻象來看,艮是一陽爻在上,二陰爻在下,而兌卦恰好相反。 風雷相激:巽為風,震為雷;巽居西南,震居東北。在自然界中,風與雷相互作用,共同造成了風雷激蕩的狀態。從卦象來看,震是二陰爻在上,一陽爻在下,而巽恰好相反。 水火相克:離為日,坎為月;離居東,坎居西。水火不容,故一東一西。從卦象來看,離是上下為陽爻,中間為陰爻,坎恰好相反。 后天八卦后天八卦又稱文王八卦,是周文王改進先天八卦而創制的。周文王在研究先天八卦的過程中發現先天八卦與實際應用有很多不相符合的地方,于是周文王改進了八卦的方位,使其順應自然萬物的變化。 在后天八卦中,每個卦也有相應的卦數,即:坎一、坤二、震三、巽四、中五、乾六、兌七、艮八、離九,可見在后天八卦中多出了一個數字九,同時多出了中土的位置。 在實際應用中,要以先天八卦圖為體,后天八卦圖為用,像天干、地支、五行生克等配置,都以后天八卦圖為依據。 在八卦圖上可以看出,后天八卦圖以震卦為起始點,放于正東方向。然后按順時針方向,依次為東南巽卦、正南離卦、西南坤卦、正西兌卦、西北乾卦、正北坎卦、東北艮卦。 從震卦開始,八卦分別代表了八個節氣,即:震為春分,巽為立夏,離為夏至,坤為立秋,兌為秋分,乾為立冬,坎為冬至,艮為立春。 后天八卦與節氣![]() 后天八卦與節氣 六十四卦周文王又將八卦互相搭配,得到六十四卦,用來象征各種自然現象和人事現象。《易經》基本上就是來解釋這六十四卦的。 宋儒朱熹在《周易本義》中作了《卦名次序歌》,有助于我們記憶《易經》六十四卦: 卦名次序歌訣上經三十卦 乾坤屯蒙需訟師,比小畜兮履泰否; 同人大有謙豫隨,蠱臨觀兮噬嗑賁; 剝復無妄大畜頤,大過坎離三十備。 下經三十四卦 恒遁兮及大壯,晉與明夷家人睽; 蹇解損夬姤益萃,升困井革鼎震繼; 艮漸歸妹豐旅巽,兌渙節兮中孚至; 小過既濟兼未濟,是為下經三十四。 將六十四卦按照一定的順序排列起來,就得到“六十四卦方圓圖”。按照排列的原則不同,六十四卦方圓圖也有先天后天之分。 先天六十四卦方圓圖反映了事物的總體變化規律。事物總是從陰到陽,又從陽到陰,這樣周而復始不停地變化。事物的陰陽屬性既有對立性,又有統一性。后天六十四卦方圓圖則反映了事物變化的具體規律,從中我們可以看出陰陽互補、物極必反等規律。 六十四卦是八卦的具體展開,它所反映的規律既蘊含在八卦之中,又不僅僅是八卦所能概括的,兩者互為參照、互相影響而形成了《易經》的核心內容。 ![]() 先天六十四卦方圓圖 六十四卦![]() 六十四卦 圖中的六十四卦方圓圖又稱為先天六十四卦方圓圖,其中外層是圓圖,內層是方圖。無論內層外層,都是由六十四卦按照一定的次序排列而成的。 外層其實是“放大”了的先天八卦圖,因為它是按照“伏羲定位,天南地北,離東坎西”的順序排列成的,即乾南、坤北、離東、坎西、兌東南、巽西南、震東北、艮西北,這個順序與伏羲先天八卦圖相同。 ![]() 卦義 《易經》的思想主要是在六十四卦中具體展開的,以“頤”卦為例,此卦是下震上艮疊加而成,山在上而雷在下,外實內虛、陽實陰虛,實則可以養人。所以《彖》說:“天地養萬物,圣人養賢,以及萬民。”此卦含有頤養天年的意思,所以本卦卦辭說:“頤,貞吉。”屬于上上之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