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況】 河口區位于山東省北部,渤海南岸,黃河入海口北側。東、北兩面臨海,西與濱州市沾化區為鄰,南與利津縣接壤,東南面與墾利區毗鄰??偯娣e2267.44平方千米,轄6個鎮、街道,71個村民委員會,24個城市社區。至2023年年底,全區戶籍人口20.52萬人。境內駐有山東河口經濟開發區、東營黃河三角洲軍馬場實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和9個油田二級單位。 2023年,全區實現生產總值248.62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8.2%;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收入30.4億元,增長11%;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支出30.08億元,下降0.2%。民生支出占財政支出比重76%。年底,全區金融機構各項人民幣存款余額453.30億元,比年初同口徑增加49.72億元。金融機構各項人民幣貸款余額278.76億元,比年初同口徑增加43.98億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1.6%;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額60.38億元,比上年增長11.1%;實現進出口總額106.21億元,比上年下降15.1%。 全區實現農林牧漁總產值64.76億元,增長4.9%。糧食總產量12.70萬噸,增長7.0%;水產品總產量16.8萬噸。肉、蛋、奶總產量30.95萬噸。全區工業增加值為115.53億元,占全區GDP的比重46.5%。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21.3%。23個工業行業大類中15個行業實現增長。其中,石油加工業增長37.5%。服務業實現增加值99.23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5.9%,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為39.9%。 全區農村公路投資4.8億元,新改建農村公路21.6千米,實施路面狀況改善工程93千米。年末,全區等級公路通車里程1640.24千米。全年房地產投資6.50億元,比上年下降51.2%。全年空氣質量綜合指數4.06,位居全市各縣區第一;環境空氣優良率64.9%。飲用水水源地達標率保持100%。污染地塊安全利用率100%。 全區有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88家,高新技術企業62家,東營市重點實驗室61家。建成省級農業科技園區1個,市級農業科技園區8個,新建市級科技企業孵化器1家,市級以上創新平臺145個。累計引進高層次科技人才180人。引進高新技術項目11個,在孵企業61家。新增山東優質品牌(產品)7個,山東省制造業高端品牌培育企業1家。 全區有幼兒園34所,小學9處,初中5處,九年一貫制學校4處,普通高中1處,職業學校1處。在園幼兒4513人,小學在校生10068人,初中在校生5511人,高中在校生3276人,職業學校學生數1120人,教職工2811人。省級文明校園2所,省級文明校園提名1所,市級文明校園21所,省十佳幼兒園1所,省示范幼兒園20所,市現代化幼兒園18所。全年普通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鞏固率100%。 全區有AA級以上旅游景區10家。接待游客398.56萬人次,比上年增長65.6%。舉辦第十二屆濕地槐花節、鄉村振興演唱會等大型活動。有公共文化館1個。公共圖書館全年接待讀者19.1萬人次,外借書刊21.5萬冊次。1個傳承人獲批山東省第六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6個傳承人獲批東營市第五批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2個非遺工坊獲批東營市第二批市級非遺工坊。全區醫療機構154家。全區注冊床位1314張,實際開放床位1111張。衛生技術人員2180人。全區鄉村醫生103人。推動體育事業發展,投資580萬元實施全民健身保障提升工程;維修改造健身場地17個。舉辦全區青少年及群眾性體育賽事175場,參加省市體育賽事81次。獲省級體育賽事團體一等獎2個、二等獎13個、市級一等獎6個。 2023年11月7日,2023“黃河口·日月潭”風光攝影聯展啟動暨對臺宣傳教育基地揭牌儀式在河口區舉行 (河口區委黨史研究中心供圖) 全區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1199元,比上年增長6.4%。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0554元,比上年增長5.1%。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347元,比上年增長7.0%。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32189元,比上年增長5.9%。農村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17585元,比上年增長9.0%。全區參加失業保險職工26010人,領取失業保險金1774人次。企業養老保險參保人數35522人。領取養老保險的待遇人員25318人。參加基本醫療保險的職工37660人。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75663人。企業職工養老保險月人均養老金和失業保險金分別為2605元和1980元。 2023年,河口區獲評山東省對外開放強縣、省級四星級新型智慧城市、平安山東創建示范活動表現突出縣區,獲全省縣域醫共體中心藥房試點評估優秀、全省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真抓實干成效明顯縣區;連續三輪創建為省級艾滋病綜合防范示范區,并通過全省慢性病綜合防控示范區復審,入選省級縣域農民工市民化質量提升重點推進城市。河口區“體感式”政務服務綜合標準化試點項目入選國家級標準化試點;省級標準化試點項目“東營市河口區社會福利養老服務標準化試點”通過驗收;六合街道鎮域治理運行管理中心社會治理標準化試點和河口區第二人民醫院家庭病床服務標準化試點入選省級標準化試點項目。新戶鎮獲評“省級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義和鎮頤和新村入選第三批山東省紅色文化特色村。 【產業發展】 2023年,河口區主要指標增速均高于全國、全省、全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速連續12個月保持縣區第一,稅收收入從縣區第5位升至第3位。出臺《關于進一步支持企業家干事創業的十六條措施》,幫助企業紓困解難200余項;爭取科技貸、制造業中長期貸款等資金2.6億元,新增減免稅費4.1億元;爭取政策性信貸資金13億元。推進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全年實施總投資1228.9億元的234個重點項目,42個省、市重點項目超額完成年度投資計劃??偼顿Y69.2億元的富海聚酯包裝材料項目完成工程建設的35%,富宇高端新材料、歐亞高分子材料等項目建成,德脈電子專用材料項目加快建設,中海延遲焦化項目獲批;渤中海上風電G場址開工建設,東營學堂儲能電站并網運行,中車20兆瓦半直驅永磁風力發電機下線,制造業技改投資、“四新”經濟投資分別增長29.6%、24.1%,均居全市各縣區第1位。引進法拉第氘代基礎材料等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技術國內領先的重點項目,全年新簽約項目72個、總投資475.8億元,落實到位資金99.7億元、增長39.3%。6月10日,河口區舉行全國首套CCUS膜法脫碳裝備成果發布儀式,該項目位于河口采油廠渤南集氣站內,處理能力為5萬立方米/天,采用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膜法脫碳技術,對油田產生的頁巖氣進行脫碳處理。 2023年10月24日,河口采油廠管理區渤南95號站采用“光熱+電加熱+雙腔泵”驅動油氣,降能耗,增產量,成為勝利油田碳綜合示范基地 (吳木水攝) 【基礎設施】 2023年,河口區完善交通路網,提升改造G340東子線、S227河辛線、濱渤路等8條城鄉主干道路,打通河興路、順河路等城市“斷頭路”,12.6千米北部沿海應急救援通道完成主體施工,榮烏高速公路河口支線工程列入省“十四五”綜合交通運輸發展規劃。構建現代水網,馬新河治理、羊欄河和五號水庫擴容改造等工程完工,王莊灌區續建配套改造進展順利,加快建設新衛東河設施配套、挑河流域水系連通等6個主干河道治理項目;實施城鄉供水一體化提升工程,升級管網78.5千米。改善城市環境,實施城區既有建筑節能改造、老舊小區改造等工程,修繕改造住房194棟4504戶,完成8個小區“飛線”整治。實施總投資1.3億元的城區雨污分流改造、污水處理廠擴建及提標等工程,“兩清零一提標”通過省級驗收。實施社區建設管理提升三年行動,推進社區服務重心下移,河盛、崇文等社區管理位居全市前列;整治物業服務領域突出問題,76個小區配備物業“紅管家”826名,解決群眾訴求390余項,改造提升社區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5處,建成24小時城市書房2處、完整社區6個。加強城市精細化管理,集中整治河慶路沿線、楓林綠洲周邊等片區,拆除各類違建4萬余平方米;提升城鄉環衛一體化質效,更新環衛車輛、垃圾桶等,城市道路機械化清掃率98%以上;實施燃氣安全改造提升工程,為城區7萬戶居民更換燃氣爐具安全連接管線,對1020家經營場所實施“瓶改管”改造。完成智慧城市二期項目建設,運行智慧城管、智慧交通等8項政務應用。建成充電樁260個、5G基站213處。 2023年12月7日,河口區海昌路通車(河口區委黨史研究中心供圖) 【民生事業】 2023年,河口區12件民生實事均完成年度任務。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5.1%、7%,收入倍差下降1.8%。應對秋旱嚴峻形勢,多爭取3000萬立方米黃河用水指標,保障全區秋收秋種。新開發公益性崗位810個,城鎮新增就業2724人。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參保率分別為99.5%、98%。累計發放各項救助補助資金3900余萬元,惠及困難群眾9800余人次。為60周歲以上老年人免費查體,在全市率先實施60周歲以上老年人免費接種流感疫苗工作。投資4.4億元,建設海昌小學和海河中學,可新增學位3950個。中考錄取率69%;高考純文化課本科、重本上線率分別增長15.9%、13.8%。區一中與勝利一中集團化辦學成效提升,開設勝利一中“河口班”,8個學科在全市教學評估中全部進入前3名。實施區職業中專辦學能力提升三年行動,高職升學率100%,化學工藝專業入選山東省中職教育專業特色化建設項目。投資4億元,建設區人民醫院綜合病房樓、區第二人民醫院門診病房綜合樓,可新增床位528個;新建改造中心村衛生室、社區衛生服務站24處。區人民醫院深化緊密型醫共體建設,開設慢病管理中心,在全市9家二甲醫院滿意度測評中提升至第1位。區域就診率由17%升至53%。編制完成全區醫康養規劃,建成投用11處城鄉幸福食堂。河樂馨居、河康欣居回遷安置居民1496戶?;?個住宅小區確權頒證歷史遺留問題,惠及群眾1069戶。加強社會治理,深化民生熱線、網格、“3651890”便民咨詢熱線聯動機制,在全市率先實現網格員、社區工作者“兩員”融合,全年辦理群眾訴求2.4萬余件。 【鄉村振興】 2023年,河口區加快國內單體規模最大的海大育養一體化項目全域布局,孤島智慧漁業產業園完成一期建設,新戶海澤農現代漁業產業園開工。富友聯合高端乳品、農發菌業工廠化鹿茸菇等重點項目投產,耐鹽堿百合產業園加快建設。全區農業龍頭企業發展到104家,農林牧漁業總產值增長4.9%。獲評全省奶業振興優秀市縣。完成農村既有建筑節能改造1003戶、“電代煤”清潔取暖改造800戶,實施“四好農村路”19.4千米,治理38個村生活污水,整治農村黑臭水體29處。省級和美鄉村、市級美麗鄉村分別為13個、31個。新戶鎮“綠野·海韻”鄉村振興齊魯樣板示范區納入省級示范區創建名單。推進孤島振興,實施總投資33.3億元的34個重點項目,提升鎮區面貌和居民滿意度。實施鹽堿地等耕地后備資源綜合利用試點項目,新增耕地120公頃。3730公頃高標準農田通過市級驗收,糧食收獲面積2.47萬公頃。探索鹽堿地林豆復合種植新模式,得到農業農村部肯定和支持。發放耕地地力保護補貼2629萬元,惠及農民7344戶。 2023年8月4日,河口區冬瑞園既有建筑節能改造成果 (河口區委黨史研究中心供圖) 2023年5月,河口區客運公交樞紐項目竣工驗收,6月投入運營 (河口區委黨史研究中心供圖) 【城鄉公交一體化】 2023年,河口區委、區政府實施區內公交免費項目、開通孤島(馬場)至東營公交項目、實施河口至東營公交降價項目,10月底前全部開通實施。免費公交的范圍包括城區和城鄉所有公交線路,實現河口全域公交免費乘坐。增設的孤島(馬場)至東營公交線路共2條,票價5元/人,實施老年人、殘疾人、軍人免費乘車惠民政策。河口至東營東西城公交票價下調至5元/人。 (河口區委黨史研究中心 盧夢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