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 shǔ mù cùn guāng 釋義 比喻目光短淺,缺乏遠見。原指老鼠視力有限,僅能看清一寸內的物體,后引申形容人只顧眼前利益,忽視長遠發(fā)展。 出處 原始出處:清·蔣士銓《桂林霜·完忠》:“俺主公豁達大度,兼容并包,爾反鼠目寸光、執(zhí)迷不悟。” 后世引用:清·蔣士銓《臨川夢·隱奸》中亦有使用,如:“嚇得那一班鼠目寸光的時文朋友,拜到轅門,盲稱嚇贊。” 成語典故 清代戲曲家蔣士銓在《桂林霜》中講述了廣西巡撫馬雄鎮(zhèn)的故事:康熙年間,吳三桂叛亂,馬雄鎮(zhèn)拒絕投降,全家被囚四年后殉國。劇中叛亂者諷刺他“鼠目寸光”,但馬雄鎮(zhèn)堅守氣節(jié),終成忠烈。這一情節(jié)成為成語的典故來源。 例句 現(xiàn)代例句:“我們從小就應樹立遠大理想,努力學習科學知識,決不做鼠目寸光的庸人。” 古籍例句:清·吳趼人《新石頭記》:“可笑一班鼠目寸光之輩,不問來由,只說他是文明的建筑,真是令人作嘔。” 近義詞與反義詞 近義詞:目光如豆、坐井觀天、急功近利; 反義詞:高瞻遠矚、深謀遠慮、明察秋毫; 成語辨析 與“目光如豆”的區(qū)別: 二者均指目光短淺,但“鼠目寸光”側重“眼光近”,強調缺乏未來視野;“目光如豆”側重“眼光小”,指局限于局部,忽視全局。 拓展知識 生物學依據(jù):老鼠因視網膜僅有“視桿細胞”,無法分辨顏色且白天視力極弱,故成語以“鼠目”比喻短視。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