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視人體為有機整體,疾病源于陰陽失衡、氣血失和及臟腑失調。固本丹以 “固本培元,調和陰陽” 為綱,藥物配伍各司其職。 腎為 “先天之本”,主水液代謝,其氣化功能關乎尿液排泄。固本丹源自唐代醫王孫思邈的醫學智慧結晶,其組方遵循中醫 “治病求本” 的原則。 方中以人參、黃芪為君藥,大補元氣,增強人體正氣;輔以熟地、山茱萸滋補腎陰腎陽,填精益髓;佐以茯苓、澤瀉利水滲濕,使補而不滯;更有山藥、芡實健脾固澀,調和中焦。全方攻補兼施,標本同治,既補益腎元以固本,又化解濕熱瘀阻以治標,契合前列腺肥大“本虛標實”的病機特點。 患者張某,65 歲,因 “排尿困難、尿線變細、尿無力半年余,加重 1 周” 就診。刻下癥見:排尿等待時間長,尿線細如線,射程短,需用力努責方可排出,夜尿 3 - 4 次,伴腰膝酸軟,畏寒肢冷,神疲乏力,面色?白。舌質淡胖,邊有齒痕,苔白滑,脈沉細弱。 患者年逾六旬,腎氣漸衰,腎陽不足,不能溫煦膀胱,膀胱氣化失司,導致尿液排泄不暢;腎陽虛弱,不能溫養腰膝,故腰膝酸軟、畏寒肢冷;陽氣不足,鼓動無力,則神疲乏力、面色?白;舌淡胖、邊有齒痕、苔白滑、脈沉細弱均為腎陽虧虛、水濕內停之象。綜合辯證為腎陽虧虛,膀胱氣化不利證。 選用固本丹加減治療,方中人參、黃芪大補元氣,增強氣化功能,推動尿液排出;熟地、山茱萸滋補腎陽,填補腎精,恢復腎臟功能;茯苓、澤瀉利水滲濕,通利小便;山藥、芡實健脾益腎,固澀縮尿。同時,加入烏藥、小茴香溫腎散寒,行氣止痛;牛膝引藥下行,直達病所。諸藥合用,共奏溫補腎陽、化氣行水之功。 服藥 3 日后,患者訴排尿等待時間有所縮短,夜尿次數減少至 2 - 3 次;服藥 7 日后,排尿困難明顯改善,尿線變粗,尿無力癥狀基本消失,腰膝酸軟、畏寒肢冷等癥亦有所減輕。繼服 14 劑鞏固療效,隨訪 3 個月,癥狀未反復。 前列腺肥大尿無力屬中醫 “癃閉” 范疇,與腎、脾、膀胱功能失調相關。固本丹的療效源于精準針對病因,從臟腑調節看,其恢復腎主水功能,改善膀胱氣化;增強脾胃運化水濕能力,減少水濕停留;活血化瘀藥物改善前列腺微循環,減輕腺體壓迫。同時,固本丹調和陰陽氣血,增強正氣,激發人體自身修復能力,以整體與局部結合、扶正祛邪統一的方式,展現治療優勢。 中醫堅持辨證施治,各位如有不適,記得及時找醫生為你當面辨證,切記謹慎用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