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病初精神不振,食欲減少或不食,反芻停止,行走不穩;結膜充血,流淚,后流膿性分泌物;鼻腔流漿液性鼻液,后變為膿性;口流涎,體溫升高至41℃以上,咽喉、舌腫脹,糞便松軟,帶粘液或血液;懷孕母羊流產;有的病羊眼瞼、嘴唇、頰部、乳房腫脹,臨死前呻吟、磨牙、抽搐。急性病例呼吸困難,24小時內死亡。一般情況下2~3天死亡 ![]() 羊鏈球菌病是嚴重危害山羊、綿羊的疫病,它是由溶血性鏈球菌引起的一種急性熱性傳染病,多發于冬春寒冷季節(每年11月至次年4月)。本病主要通過消化道和吸呼道傳染,其臨床特征主要是下頜淋巴結與咽喉腫脹。鏈球菌最易侵害是綿羊,山羊也很容易感染,多在羊只體況比較弱的冬春季節呈現地方性流行,老疫區一般為散發,臨床上表現的特征為發熱,下頜和咽喉部腫脹,膽囊腫大和纖維素性肺炎。 該病分為敗血型和胸型兩類。上述病死羊的視圖變化是胸型鏈球菌病所致死亡。胸型的病程1-2周,主要見于小羊羔,病變特征為漿液性纖維素性肺炎和漿膜炎。 防治方法 1.做好羊圈及場地、用具的消毒工作。入冬前,用鏈球菌氫氧化鋁甲醛菌苗進行預防注射,羊不分大小,一律皮下注射3毫升,3月齡內羔羊14~21天后再免疫注射1次。 2.發病后,對病羊和可疑羊要分別隔離治療,場地、器具等用10%的石灰乳或3%的來蘇兒嚴格消毒,羊糞及污物等堆積發酵,病死羊進行無害化處理。 3.每只病羊用青霉素30~60萬國際單位肌注,每日1次,連用3天。肌注10毫升10%的磺胺噻唑,每日1次,連用3天。也可用磺胺嘧啶或氯苯磺胺4~8克灌服,每日2次,連用3天。 4.高熱者每只用30%安乃近3毫升肌肉注射,病情嚴重食欲廢絕的給予強心補液,5%葡萄糖鹽水500毫升,安鈉咖5毫升,維生素C5毫升,地塞米松10毫升靜脈滴注,每天2次,連用3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