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過庭《書譜》曾寫道:“通會之際,人書俱老”,這句話簡單翻譯,主要是說,人越老,書法越高超,很多噴子不贊成,畢竟書法界的個別天才,少時就名列前茅,比如米芾38歲,寫出“天下第一美帖”《蜀素貼》。 ![]() 王寵18歲比肩文征明,包括李東陽、姜力綱,不到10歲名滿天下,可是這些天才,僅代表個例,大部分的名帖,乃是書家晚年所寫,今天我們就看看,書法界的5大頂級神帖,1000多年無人超越,充分證明“人書俱老”是對的。 ![]() 第一位:懷素《自敘帖》。42歲撰寫,懷素號稱“草圣”,此帖乃是“天下第一草書”,自述生平大略,彼時他早已下山,拜師學習,掌握古人筆法,取態世間萬物,盡得自然之美,通篇采用狂草,運筆迅疾,氣勢磅礴,多用中鋒,時而蒼勁、枯澀,帶有“錐畫沙”、“折釵骨”的高級質感。 ![]() 第二位:蘇軾《黃州寒食帖》。45歲創作。蘇軾乃是“宋四家”之首,此帖號稱“天下第三大行書”,亦是“尚意”之風的經典代表,被貶黃州的第3年書寫,把心中的凄苦、郁憤,凝聚筆尖,前半部分,結體和筆勢,偏為規整平和,后半段欹側動蕩,極具動感和生動性。 ![]() 第三件:顏真卿《祭侄文稿》。寫于50歲,顏真卿乃是“亞圣”,此帖被譽為“天下第二大行書”,出借日本展出時,一度被評“超越王羲之”,找到親人骸骨后,借由悲憤、痛苦之情而寫,多有涂抹修改,使用篆籀筆法,極具蒼茫、拙質的古樸氣息,可謂是見者落淚。 ![]() 第四件:王羲之《蘭亭序》。50歲編寫,王羲之是“書圣”,此作為“天下第一行書”,彼時跟好友,相聚會稽山陰的蘭亭,醉酒之后,書寫眾人所作的詩歌,行筆不計工拙,憑著高超的基本功,保障氣力扎實,筋骨洞達,血肉則飄逸俊美,渾然天成,王羲之酒醒之后,自己也無法復原。 ![]() 第五件:歐陽詢《九成宮醴泉銘》。75歲書寫,歐陽詢首推“尚法”理念,冠有“楷圣”稱號,這幅《九成宮》自然是“天下第一楷書”,把楷書的端莊之美,寫到登峰造極的境界,筆筆勻和平整,恪守“楷法”,雖然勢態精嚴,但不顯死板,以細微的險絕感,展現藝術妙趣,極具“險中求穩”的獨特個性。 ![]() 通過現實依據,可以得知“年齡越大,書法越精妙”的說法,確有一定的道理,人在晚年時期,不會過于崇尚浮華,沉淀心氣,把早年的炫技,放在藝術境界上面,使其內在深厚,更經得住品析。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