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不厭的浙江:浦江最值得去的800年石頭迷宮已經不記得是第幾次去浙江山里玩,之前去廿八都就非常喜歡,這次去了浦江的嵩溪古村(圖1-9),又感覺別有一番味道。 這座藏在浦江白馬山里的村落,自南宋建村起便以石為骨。嵩溪村的大門,與眾不同,與橋亭建一起,有方、圓兩個門洞。村民出村走方門,寓意“出門走四方,為人要方正”;回村走圓門,圓門比方門高大,寓意外出打拼的人騎高頭大馬衣錦還鄉團圓,同時也寓意著村民之間要圓融相處。 村民用山間灰巖壘屋砌路,1560間石屋隨地形起伏,如同從山體自然生長出的鱗片。村中暗溪是真正的靈魂——先民將穿村溪流封入地下石渠,形成總長千余米的隱蔽水網,既防洪又供日常取水。 行走其間,游人鮮見,只有三三兩兩的居民,在石頭小巷或祠堂門口散步、聊天、曬太陽。生活很慢、日子很長,一草一木都可以按照自己的節奏生長。 村東徐氏宗祠藏著明代木雕絕品:長達4.2米的“九世同居圖”屏風,刻畫著212個人物共居的場景。令人驚嘆的是,這種家族共居模式至今未絕——村里仍有7戶四世同堂的家庭共用祖屋。 另外也去參觀了鄭宅鎮(圖10-18),這是一個以家族文化和明清建筑群的核心的古鎮。比嵩溪村現代(商業)很多,最大的景點是“江南第一家”。自南宋寶慶年間鄭氏先祖遷居于此,這個家族創造了”十五代不分家、三千人同吃同住”的世界紀錄。 門楣褪色的春聯、井沿磨凹的繩痕、祠堂梁間燕巢年復一年地新陳代謝。歷史未曾斷裂,這種未經修飾的延續性,或許才是真正的“古村氣質”。![]() ![]() ![]() ![]() ![]() ![]() ![]() ![]() ![]() ![]() ![]() ![]() ![]() ![]() ![]() ![]() ![]() ![]() |
|
來自: 仿彿pe3fpi77p2 > 《待分類》